目的:CD44v6是细胞表面蛋白,其作用包括细胞转移、粘附、肿瘤进展和转移、传播。他们评估它作为一种膀胱癌分子标记物的作用。
材料和方法:含有410份原发膀胱癌的组织微阵列,每份应用相应抗体行三重免疫组化染色,评估CD44v6肿瘤细胞染色阳性率和其与分期、分级和生存率的关系。
结果:CD44v6表达在非浸润组(Ta, Tis)中较浸润组(T1-T4)中高,随着级别的增加而降低。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患者CD44v6表达的缺乏与增加2.3倍肿瘤复发分险相关,CD44v6阳性的中位复发时间相对其阴性复发时间是23、9个月,多变量Cox模型分析表明CD44v6表达缺乏是肿瘤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膀胱切除病例中CD44v6阴性相对其阳性中位总生存率是30、75个月,CD44v6表达仍然是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CD44v6表达缺乏是膀胱癌复发和总生存率独立相反的预后因素,常规CD44v6表达评估可以达到那些要求进一步随访和治疗的高分险患者的鉴别,CD44v6单克隆抗体靶位可能为提供膀胱癌一种新的治疗办法。(
J Urol. 2010 Apr 17. [Epub ahead of print])
(编译:甘肃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 李恒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