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非肿瘤科医生,尤其是全科医生更好地判断结直肠癌风险,英国Bristol和Birmingham大学研究人员对结直肠癌相关症状的预测价值进行了分析,强调直肠出血和排便习惯改变这两种症状尤其需要警惕。
研究者对5477例结直肠癌患者和38 314例对照者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风险最高的症状是直肠出血(出血部位越接近肛门,则便血颜色越鲜红,需与痔和其他原因便血鉴别)和排便习惯改变。对于60岁以上男性,直肠出血的阳性预测值(PPV)为2.4%~4.5%,80岁以上人群的PPV为4.5%;女性风险略低,PPV为2%~3%。排便习惯改变的PPV约为3.9%,但由于非肿瘤科医生,尤其是全科医生常把各种类型的便秘和腹泻均归为“排便习惯改变”,所以统计分析可能存在较大偏倚。其他临床表现的PPV较低,便秘、腹泻、腹痛和体重下降的PPV均低于1.5%,分别为0.7%、1.2%、1.2%和0.8%。
研究者指出,现行指南建议直肠出血持续6周或伴有腹泻时才需要进一步检查,而该研究结果提示这两项附加条件是多余的,事实上仅直肠出血症状即足以提示结直肠癌风险高,需进一步检查。研究者还强调,因为仅有15.6%和11.2%的结直肠癌患者表现为直肠出血和排便习惯改变,多数患者仅有一项所谓“低危”表现,因而不能忽视后者。对于仅表现为“低危”症状者,新的评分系统、生物标记物或直肠DNA等检查均有助于及早诊断。[BMC Medicine.2009,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