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内灌注治疗非浸润性膀胱癌的预后因素:通过随访、流行病学和2003版治疗方案的最终结果得到的结论

发布时间:2012-05-30 浏览次数:501次 来源: 作者:
      为了响应癌症保健组织已经使许多变量成为临床肿瘤治疗的指导方针,非浸润性膀胱癌,也称表浅型膀胱癌的2套指导规范在20世纪后期被推荐使用。检测2003 年非浸润性膀胱癌膀胱内灌注的治疗指导规范在癌症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是否不同。来自SEER (随访、流行病性学、最终结果)试验的数据是通过应用膀胱治疗方案2003版得出的,也包括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新的诊断。临床和社会人口统计数据来自SEER方案和详细的临床数据回顾。为了鉴别整个组和高分险亚组膀胱内灌注治疗的独立预后因素,他们应用统计学来分析结果,总共研究了685例病人的资料,其中216例(31.5%)接受了膀胱内灌注治疗,而且高分期、分级的肿瘤病人行膀胱内灌注治疗和人种、地理局域没有明显相关性。高分险的350例亚组中42%的病人接受膀胱内灌注,在这些亚组中分期、分级、人种、地理局域和膀胱内灌注治疗没有明显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数据提示在高分险非浸润性膀胱癌病人中膀胱内灌注治疗的不足和治疗后生活质量的不同。必须鉴别这种方法治疗肿瘤的屏障,尤其是高分险肿瘤病人,提供这些指导规范的提供者也必须更多的注意现有方案的指导规范。[J Urol. 2008 Jun 10. [Epub ahead of print]
 
 
(编译:甘肃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  李恒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