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5月2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医学部郑树教授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郑树教授系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原浙江医科大学校长,现任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和浙江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郑树教授长期从事恶性肿瘤的防治及临床实践,坚持30年创新性的大肠癌基础到临床转化的系统性研究,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大肠癌防治途径,为我国的肿瘤防治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人具有与西方人不同的病因——“饮不洁水”(微囊藻毒素)及我国常见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证实诱癌的分子机制;(2)建立以高危因素为基础的大肠癌筛查方案,大幅度提高I期大肠癌诊断率(从<10%到>25%), 使海宁、嘉善现场的大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降低1/3,方案已在全国推广,嘉善、海宁被定为“全国大肠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3)为提高大肠癌临床诊治水平,引领全国同道对有争议的分期分类、下段直肠癌治疗、遗传性大肠癌诊断等热点难点取得共识,编写入卫生部规划的教材《外科学》,《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及《中下段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指南》,概括三十年研究及实践并编写成专著《结直肠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4)90年代初克隆三个大肠癌相关的新基因,ST14与转移相关,SNC73为免疫球蛋白基因,ST13参与蛋白折叠及细胞凋亡,近年发现与帕金森等脑退行性疾病相关,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郑树教授发表SCI论文130余篇,他引1450次。主/副编著作和教材14部,参编19部,成果影响深远。在郑树教授的带领下,浙江大学肿瘤学科形成了以大肠癌为特色的肿瘤预警干预防治学术体系,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11年恶性肿瘤预警与干预实验室通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验收。郑树教授为肿瘤学科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