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一项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实验结果显示,在肿瘤进展后持续不间断贝伐单抗(Avastin)治疗能小幅提高生存率。
德国汉堡大学癌症中心Dirk Arnold博士及其团队发现,持续使用单克隆抗体有19%的可能性提高总生存率,相对于肿瘤进展后单纯化疗,使用单抗的中位生存时间有1.4个月的获益(P=0.0062)。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也显示了不间断贝伐珠单抗治疗的微弱优势,该研究小组将在这届ASCO会议上作相关报告。
Arnold博士在ASCO会议的一个记者招待会上解释道:这些结果第一次前瞻性的确证了结直肠癌的治疗策略,这些策略正在被许多临床医生应用着,他们参考了一些观察性及临床前期研究的结果。他还认为:这些结果提出了一个潜在的治疗肿瘤的新模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治疗转移性的结直肠癌,甚至其他类型的肿瘤。
Ⅲ期试验纳入了820例治疗后出现进展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接受的初始化疗为贝伐珠单抗联合标准的一线药物奥沙利铂(Eloxatin)或者伊立替康(Camptosar)为基础的方案。到二线治疗阶段,病人被转换到另外的组别,随机接受两种化疗方案,单纯化疗或者联合持续的贝伐单抗治疗。
进展后的总生存(OS)贝伐单抗组中值11.2个月,单纯化疗组9.8个月。虽然差别甚小,但死亡风险比(HR)为0.81,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62。无进展生存期(PFS)也是同样的情况。联合贝伐单抗及二线方案化疗相关的进展或死亡风险比(HR)为0.68(P<0.000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5.7和4.1个月。转移性肿瘤第一次进展后持续贝伐单抗治疗并未明显增加毒性。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最大的区别表现在中性粒细胞减少上,联合贝伐单抗组为16%,单纯化疗组为13%。
该研究小组推断认为:“这些对于接受贝伐单抗联合标准一线药物治疗过的患者来说,提供了一个新的二线方案的选择,因为安全性维持在可接受的程度。”来自芝加哥Loyola大学的Kathy S. Albain博士在接受今日医学新闻采访时说,尽管临床试验数据较少,但乳腺癌的治疗中广泛应用着同样的策略。她说:我们一直关心的是,当我们停止使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类药物,尤其贝伐单抗,这些肿瘤有可能出现某些反弹。对于所有的这些药物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当肿瘤出现进展时我们是否停用这些靶向药物,亦或者继续使用并联合另一种不同的药物。
一项关于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研究结果显示,化疗开始时联合使用曲妥珠单抗(Herceptin)较延迟到晚期使用有更好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另一项实验结果认为曲妥珠单抗联合拉帕替尼(Tykerb)较中途停用曲妥珠单抗单用拉帕替尼有优势。该研究的负责人,来自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Kimberly Blackwell博士评论说,这些推测实际上反映了曲妥珠单抗在单纯化疗中的撤药作用。“我倾向于持续药物治疗以维持生命。”她说道。最后Albain补充道:这些治疗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巨大的花费。
(转载自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