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的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干预方式风险更小

发布时间:2013-10-21 浏览次数:921次 来源: 作者:

解剖图
    
   
研究要点:
    •手术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并延长患者住院时间,故应尽量避免腋窝手术;
    •仅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即可得到乳腺癌的分级,并减少患者的发病率和风险;
    •乳腺癌术中较为保守地清扫淋巴结效果与根治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效果相似,而对患者的伤害更小。
 
    近来临床试验的数据对乳腺癌腋窝手术的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及Harold C. Simmons癌症研究中心的Roshni Rao及其同事的研究显示,对于无可扪及疑似淋巴结、肿瘤灶不大于3.0 cm及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不超过3粒的接受保乳手术的女性患者行腋窝淋巴结切除害大于利。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JAMA 201310月份最新一期在线版。
 
    本研究旨在总结乳腺癌治疗中腋窝干预(外科方式和非外科方式)作用的证据,并总结了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复发,死亡,及发病结局与腋窝干预的相关性。
 
    研究者在Ovid MEDLINE(194620137),系统性综述循证数据库(200520137月),有效性综述文摘数据库(199420137月),中心注册对照临床试验数据库(198920137月)等数据库中检索了有关乳腺癌腋窝干预的文献。研究收入了临床试验、观察性研究、及随访至少2年的荟萃分析。总共检索到1070篇公开发表的文献,其中17篇符合最后的入选标准。
 
    保乳治疗是指局部切除后乳房整体放疗。对于非疑似、有可扪及腋窝淋巴结的接受保乳手术的女性而言,根治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较前哨淋巴结活检几无获益证据。对于无明显淋巴结患者进行根治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较前哨淋巴结活检几无生存获益,仅引起腋窝淋巴结转移复发率下降1%3%,而淋巴性水肿的风险增加14%
 
    对于良性腋窝淋巴结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获得外科腋窝分期信息有助于选择辅助性全身治疗或放疗等临床决策。患者和医师应进行个体化的腋窝淋巴结干预措施,以使疾病控制达到最大化程度,使死亡率降至最小。对于可扪及或针刺活检腋窝转移的患者,接受乳房切除术的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接受保乳手术且至少3粒前哨淋巴结阳性的患者,以及未达到近来试验合格入选标准的患者进行根治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已经证实了对于乳腺癌和前哨淋巴结转移患者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安全性。
 
    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有效证据提示对于无可扪及疑似淋巴结、肿瘤灶不大于3.0 cm及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不超过3粒的接受保乳手术的女性患者行腋窝淋巴结切除害大于利。
 
    信源地址:http://jama.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1745682
 
(转载自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