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T1水平能预测接受吉西他滨胰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
研究要点:
·在胰腺腺癌患者中,人类核苷酸平衡转运体1 (hENT1)水平或许能预测在手术治疗后接受吉西他滨辅助治疗的患者的预后情况;
·ESPAC-1提示采用5氟尿嘧啶/亚叶酸能改善患者的总体生存,但是辅助化放疗并不能够改善总体生存期。ESPAC-3研究证实吉西他滨作为辅助治疗的疗效并不优于5氟尿嘧啶/亚叶酸;
·在胰腺腺癌患者人群中,肿瘤内hENT1表达水平较低者不宜使用吉西他滨治疗。
在胰腺腺癌患者中,人类核苷酸平衡转运体1 (hENT1)水平或许能预测在手术治疗后接受吉西他滨辅助治疗的患者的预后情况。为了试图探讨上述问题,来自于英国肿瘤研究中心的J. P. Neoptolemos等设计了相关研究,并将其研究结果发表在JNCI 2013年 12月的在线期刊上。
本研究所纳入的微序列来自于ESPAC-3研究中随机接受化疗的434名患者,以及在ESPAC-1/3研究中的对照者,研究者采用10D7G2抗hENT1抗体进行染色。如果患者核心的平均H评分高于总体的平均H评分,则其被分类为高hENT1表达。研究者采用Kaplan-Meier曲线、Log分级评估、Cox风险比例模型对高hENT1表达组和低hENT1表达组进行比较。
最后的分析纳入了380名患者(87.6%)和1808个核心数据。接受吉西他滨治疗的患者为176人,其中位总体生存期为23.4月,而接受5氟尿嘧啶/亚叶酸的176名患者的中位总体生存期为23.5月,两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在接受吉西他滨治疗的患者中,hENT1低表达组的患者的中位总体生存期为17.1月,而高表达组的患者的中位总体生存期则为26.2月,两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在5氟尿嘧啶组中,hENT1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的患者的中位总体生存期分别为25.6月和21.9月,两者差异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在观察组的28名患者中,hENT1水平并不能够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多变量分析证实了hENT1表达能作为预后预测指标对接受吉西他滨治疗的患者进行预后评估,但是并不能预测接受5氟尿嘧啶的患者的预后情况。
本研究结果指出,在肿瘤内hENT1表达水平较低的患者中不宜应用吉西他滨治疗。
信源地址:http://jnci.oxford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3/12/03/jnci.djt347.abstract?sid=ed931c56-4ad0-4621-b456-9208f6eb0b9b
(转载自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