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ritinib(LDK-378)是一种选择性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抑制剂,在一个多中心研究的结果中显示,对晚期ALK重组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很强的治疗活性。研究者们表示,对于克里唑蒂尼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患者,应用ceritinib治疗也有效,包括那些存在或不存在对ALK耐药突变的患者。研究结果最新发表于《NEJM》 3月在线版上。
克里唑蒂尼已经成为晚期ALK重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用药,但是患者总是会产生耐药性,使得这种治疗的效果受到限制。麻省总院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者Alice Shaw教授在一个通讯稿中说道。我们发现ceritinib对大多数克里唑蒂尼抵抗的患者有效率较高,其中也包括那些从未用药治疗的患者,并且大多数不良反应较轻,容易处理。
在这项研究剂量递增阶段,共纳入11个国家诊疗中心的59名ALK基因重排的晚期患者。Shaw和他的同事们给患者每天口服ceritinib(剂量从50mg-750mg,750mg为最大耐受剂量)。剂量限制性毒性包括呕吐、腹泻、转氨酶升高、脱水和血磷酸盐过少。
受试者无进展生存的KM曲线
他们设计了随后的扩展阶段试验,在130位患者中评估ceritinib的抗肿瘤活性、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这些患者中,114位每天至少应用ceritinib 400mg。研究者们报道这些患者的缓解率为58%(95%CI,48-6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个月(95%CI,5.6-9.5)。
一例受试者治疗前后的PET扫描对比
参与扩展阶段研究的80位患者以前应用过克里唑蒂尼,研究者们报道,该组的缓解率为56%(95%CI,45-67)。
研究者们发现:存在ALK耐药突变的患者疾病发生了缓解,同时未检出突变的患者疾病也发生了缓解。
信源地址: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311107
(转载自医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