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2日,CSCO抗淋巴瘤联盟淋巴瘤治疗专家共识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会上对《多柔比星脂质体在淋巴瘤治疗中的专家共识(初稿)》(以下简称《共识》)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并举行了媒体发布会。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管忠震教授、上海瑞金医院沈志祥教授担任大会名誉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石远凯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姜文奇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宋玉琴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志铭教授等30余位国内淋巴瘤顶级专家出席了会议。本次学术会议对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进行了学术研讨,以期更好的指导和规范临床医生对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的临床使用。
马军教授介绍了共识制定的背景,并重点介绍了《共识》的内容。《共识》内容主要包括淋巴瘤的概述、淋巴瘤的治疗、蒽环类药物概述、多柔比星脂质体在淋巴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等。淋巴瘤是威胁中国人健康的重大杀手。蒽环类药物是淋巴瘤治疗历史上的里程碑药物,新一代蒽环类药物一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也称脂质体阿霉素)在中国使用已达八年,为众多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脂质体技术作为特殊药物载体技术,将盐酸多柔比星包裹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并以聚乙二醇修复,降低了心脏毒性、脱发、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随后马教授就多柔比星脂质体在淋巴瘤领域临床使用的方案推荐、剂量推荐、使用注意事项及可见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做了精彩报告。
宋玉琴教授介绍了《多美素®、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CDOP)±利妥昔单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研究中期总结报告》,此项临床研究中使用的多柔比星脂质体由石药集团提供,商品名多美素®。中期结果显示CDOP±R方案对中国淋巴瘤患者人群疗效值得肯定,安全性良好。粒细胞减少、脱发发生率降低、尤其是心脏毒性和过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都很低。
李志铭教授介绍了《多柔比星脂质体淋巴瘤临床研究方案报告》,重点介绍了该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方案。与会专家就研究方案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了讨论。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医药企业,石药集团积极推动多柔比星脂质体在中国肿瘤患者临床应用的数据收集及临床研究。希望中国患者的临床研究数据能够给各位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也为后期的《共识》修订提供支持。
石药集团中央药物研究院副院长汪玉梅女士介绍据石药集团生产的多柔比星脂质体(多美素®)的质量控制标准,多美素®的平均粒径在90nm,粒径分布均匀,选择性透过肿瘤组织的毛细血管,而不能透过正常组织(包括心肌组织)的毛细血管;加之多美素®不易被巨噬细胞吞噬,具有ERP效应,半衰期长达70小时。保证或增加阿霉素疗效的同时,降低了阿霉素在临床使用的不良反应。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进展。中央药物研究院目前有27个在研产品,包括植物类药物、抗代谢、小分子、铂类药等。分仿制药、特殊剂型和创新药三大部分。主要围绕新、快、优三个原则进行研发。
最后与会专家就上述问题展开了讨论,旨在为共识的修改提出意见和建议。专家们达成以下共识:1.充分肯定了《共识》制定的意义,《共识》制定非常必要,有助于规范多柔比星脂质体的临床应用,为基层医生提供参照;2.建议进一步简化《共识》内容,增加可读性和操作简便性;3.建议对《共识》中的详细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并进一步细化;4.做好后续的宣讲和推广工作;5.通过后续的研究,获取更多的临床证据,并对《共识》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希望最终形成指南。
最后,管忠震教授作总结发言,他强调媒体朋友与医生都有共同的美好愿望,希望不断改进治疗的质量、包括新药的推出、正确使用药物治疗更多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