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要点:
※ 如果老年患者接种过疫苗,在化疗后带状疱疹风险明显降低。
※ 在另一项研究中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癌症患者不能转化为较为健康的生活方式。
研究人员报告称,老年癌症患者如果曾接种过疫苗,则化疗后患带状疱疹风险明显下降。疫苗接种患者的带状疱疹发生率下降42%,且无患者住院治疗,但6例未接种疫苗患者则需住院治疗,来自《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的报告写道。
化疗后带状疱疹疫苗发挥保护作用
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Kaiser Permanente(一家医疗机构)的研究人员确定患者入选标准为≥60岁,2007~2012年接受骨髓抑制性化疗。并对每例患者的带状疱疹免疫状况进行了确定,使用ICD编码确定后续带状疱疹病例,发表在8月份的《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报告称。
该分析包括21376例患者,其中4710例进行了带状疱疹疫苗接种。开始化疗前曾接受几周至1年或更长时间,免疫患者曾进行过疫苗接种。
总体而言,疫苗接种组和未接种组分别发生91例及583例带状疱疹,免疫患者的发病率为12.87/1000,非免疫人群的发病率为22.05/1000。疫苗接种患者及为接种患者的带状疱疹30个月发病率分别为3.28%和5.34%(P<0.05)。
30个月发病率的差异造成了疫苗接种与未接种分组粗发病率之比0.58,Hung-Fu Tseng教授和同事的报告称。按年龄,性别,种族计算,组间发病率无差异。然而,与较早期免疫接种患者相比,开始化疗前60天内接种过带状疱疹疫苗患者的带状疱疹发病率升高。
“考虑到这一高危人群带状疱疹发病率较高,研究中发现的保护率42%能大幅降低疾病负担,”作者总结说。“通过预防带状疱疹相关住院,这种疫苗还可以预防免疫力低下人群经常发生的严重疾病表现。”
随后的一篇社论表示,这项研究将促使重新考虑进行带状疱疹免疫接种的建议。
“是时候重新考虑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人群(这一人群的带状疱疹感染风险较高且有虚弱并发症)中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了,”北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Michael N.Oxman博士和杜克大学的Kenneth E.Schmader博士说。
“但是,这些考虑不应该转移迫切需要增加≥60岁患者带状疱疹疫苗接种率不足的注意力。≥60岁人群已经建议进行疫苗接种。”
癌症幸存者忽略健康生活的忠告
童年癌症幸存的经验并没有转化为以后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资助的一项大型队列研究称。
总体而言,431例癌症幸存者中不到1%的患者坚持美国癌症协会(ACS)指南有关营养和身体活动的所有建议。癌症幸存者和无癌症病史对照组的依从性评分几乎相同,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的Christy C.Tangney博士,和同事在8月期的《Journal of Cancer Survivorship》中报告称。
这一发现来自于芝加哥健康生活研究中的一项参与者调查。除了431名研究参与者外,研究人员招募了361名没有癌症病史的个体。调查内容包括有关饮食习惯和身体活动的独立问卷。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ACS指南的依从性(最大可能评分8分)。
癌症幸存者的年龄介于18至59岁之间,所有幸存者在21岁之前确诊癌症。
分析表明,癌症存活者的依从性评分为4.3,对照组为4.2。两组之间的唯一差异是癌症幸存者的身体质量指数较低(BMI 27.9:39.3,P=0.01),纤维食用较少(9.2:9.7g/1000 kcal,P=0.05)。
在幸存者组中,不同种族或种族的总依从性评分无差异,但调查特定组确实存在差异。西班牙幸存者的身体质量指数较白人高(29.2:26.2,P=0.001),幸存者和对照组患者饮酒量较大(P=0.017)。
“幸存者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改善健康行为,特别是有色人种,因为幸存者可能面临慢性疾病要早于无癌者,”作者总结说。
种族,组织学影响肺癌发病率
虽然肺癌的发病率持续下降,但在美国人群中以及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癌症而言,这种改善不均匀,近40年的政府数据分析显示。
过去十年中,男性的腺癌(主要的组织学类型)发病率出现下降,不过,从那以后,所有种族/民族发病率快速增加。最新数据显示,所有种族/民族中,年轻女性腺癌发病率已超过了男性,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Denise Riedel Lewis博士和他的同事在《Cancer》在线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得出结论说。
这项研究在有关不同人群和组织学亚组肺癌率信息相对缺乏的情况下有其合理性。通过使用NCI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Lewis和同事检查了1977年至2010年中的白人和黑人以及1992年到2010年非西班牙裔,亚裔/太平洋岛民和西班牙裔白人的4种肺癌诊断。他们对男性和女性进行了单独分析。
SEER数据,代表了癌症诊断的全国抽样,共对50万例以上的肺癌和支气管癌病例进行了分析。总体而言,20世纪90年代初,肺癌发病率达到最高值,此后有所下降,从62/100000人年,降至53/100000人年。
随着男性总肺癌患病率较大幅度下降,最近几年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已趋向一致。白人男性/女性发病率比(IRR)从1977年至1981年间的2.95降至2006年至2010年间的1.29,而黑人则从3.94降至1.71。男性/女性IRRs比较显示,其他种族/民族较少出现男女患病率趋向一致,作者报告称。
“从历史来看,各组男性患病率一直高于女性,但差异一直在缩小,”作者说。
2006年至2010年间,白人及黑人男性的总肺癌发病率分别降至62/100000人年及86/100,000人年,在此之前,在80年代中期曾达到最高值(白人:88/100000人年; 黑人:140/100000人年),其他种族/民族人群的总发病率从一开始就较低,但在过去20年也有所下降。
肺癌发病率的下降与抽烟量下降相一致,人均吸烟量在2006年降至1700支,在此之前,20世纪60年代达到最高值——4000支。
在近年肺癌率出现稳定及下降前,许多研究显示黑人和白人女性肺癌率升高。
鳞状细胞癌的发生率最高值出现在80年代中期,但2006年至2010年期间,曾从17/100000人年降至11/100000人年。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在最近一段时间降至7/100000人年之前,也曾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最高值(11/100000人·年)。
20世纪90年代,腺癌患病率曾达到最高值——20%/100000人年以上,但截至2004年,出现稳步下降,腺癌发病率在最近一段时间内继续下降,但下降速度较慢。
医脉通编译自:OncoBriefs: Shingles and Chemo, Survivor Health, Lung Ca,medpagetoday, Aug 13,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