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综合治疗助癌症患者摆脱抑郁

发布时间:2014-09-04 浏览次数:561次 来源: 作者:
‍‍‍‍

【同期述评】


对癌症患者抑郁的有效治疗‍‍[‍‍‍作者:‍‍加‍‍拿大玛格丽特公主癌症中心加里罗丁(Gary Rodin)]‍‍


《柳叶刀》以及《柳叶刀肿瘤学》杂志所发表的2项研究非常及时,因为癌症患者发生抑郁的风险较普通人群高2~3倍,生活质量更差、自杀风险更高。研究中涉及的综合性癌症抑郁治疗包括抗抑郁药物和心理治疗,可使每位患者接触到专业护理管理人员、初级保健医生、精神科医生等治疗人员。





这两项研究中,抑郁治疗组患者较常规治疗组更有可能接受有效剂量的抗抑郁药物治疗,而常规治疗组中的患者几乎不会与精神科医生接触或接受正式的精神干预。


这两项研究结果表明,多学科综合治疗可使癌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虽然治疗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本身并不新奇,但组合而成的整体治疗系统所带来的疗效在以往的癌症治疗中从未得到体现。两项研究中的对照组治疗结果显示,即使当这些治疗措施可用时,也不会被用于癌症患者的日常治疗中。此外,治疗系统中哪部分最重要,以及抗抑郁药物的疗效、非特异支持、密切随访、护士的问题解决和行为促进能力或精神科医生的上级支持作用在研究中均不能被确定和明确划分,尚需要分期研究来确定各特殊治疗部分的作用,以及更多研究来确定如何获得最大治疗获益或解决与癌症类型或分期相关的问题。


【专家点评】


癌症并发抑郁或现治疗革新‍‍(作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唐丽丽)


《柳叶刀》系列杂志所发表的一系列令人瞩目的、非常严谨的研究结果,将有可能改变癌症并发抑郁症现有的治疗模式,修订出更有效的诊疗标准,无疑将可能成为癌症并发抑郁治疗中的一次革新性研究。


一些神经生理性因素和威胁生命的疾病所造成的痛苦等,使得癌症患者合并抑郁的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2~3倍。尽管我国目前还没有完成很好的流行病学调查,但是一些零散的研究结论也支持这样的结果。了解到癌症容易导致抑郁,不等于抑郁已得到了很好的关注并得到治疗。抑郁症状无疑是导致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却是肿瘤专科医护人员治疗的短板。要么抑郁症状被忽视,要么让患者去精神科治疗。而《柳叶刀》的系列研究结果则强有力地证实,对癌症患者抑郁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是多学科队伍的共同参与,尤其是肿瘤科医生护士的参与,并建立起有证据可循的治疗抑郁的有效模式。


虽然在我国目前的国情及医疗条件下,要实现这样的诊疗模式还任重而道远,但这将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只有看到国际的最前沿,并使临床医生从根本上能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使我国的肿瘤治疗提高一个台阶,与高等级的国际接轨。


癌症并发抑郁治疗:路仍漫漫‍‍(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宋欢 卢铀)‍‍


《柳叶刀》系列杂志如此高密度地同时发表涉及癌症患者心理疾病的研究,表明目前癌症作为一种身心性疾病及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处置值得临床高度重视。


在我国,来自西南地区9家综合医院肿瘤科2282名住院患者的调查结果显示,肿瘤患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率为13.3%,随访1年后发现其生活质量显著下降。这些患者的内心体验常是压抑、沮丧、悲伤,表现为兴趣下降或缺失,无望、无助、无价值的“三无症状”和自责、自罪、自杀的“三自症状”,还会伴随睡眠障碍、幻觉和妄想精神病性症状,以及疼痛和消化系统症状等。


《柳叶刀》杂志发表的研究结果清晰表明,除药物治疗外,还应加强日常的心理疏导与精神科医生指导下的加强型护理,方能取得更佳的效果。我国肿瘤科医师对这类疾病的识别、精神卫生专科医师的积极参与、专科护士的专业培训以及他们之间的密切合作是治疗这类患者的前提。而更好的社会医疗保障、更优质的医院内人文关怀服务以及有针对性的患者教育均是重要的基础。以上方面,我们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