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里当地时间2014年9月27日上午,ESMO-CSCO联合论坛在ESMO大会亮相,吴一龙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并对我国肺癌研究进展做了详细介绍。此外,郭晔教授作为第一个讲者,也带来了中国I期肿瘤研究的精彩报告。会议结束后,医脉通对吴一龙教授做了专访,吴教授就ESMO和CSCO的合作以及今后肺癌研究应该关注的重点做了阐述。
吴一龙教授在现场接受采访
1、近几年,CSCO和ESMO共同举办的ESMO-CSCO联合论坛都在ESMO年会上亮相,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次主题也提到了国际合作,两大学会在抗肿瘤之路上都有哪些合作,对于促进肿瘤诊治进展有什么样的意义?
吴一龙教授:CSCO和ESMO合作包括很多方面,总的来讲为如下三种:
(1)会议合作:让欧洲和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的医生能够进行知识上的交流,通过交流促进我们的发展。
(2)临床试验合作:通过此类合作,我们可以吸取欧洲的先进经验,利用我国的丰富资源,弥补他们的不足,共同发展之后,将来可以齐头并进。
(3)继续教育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中国医生到欧洲,或者欧洲医生来中国互相交流学习。
2、本次联合论坛的主题选择I期临床研究,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方向?
吴一龙教授:因为创新往往都是从I期研究开始的,而III期试验基本都是在跟随,所以选择I期作为主题很有意义。
3、您在本次联合专场中就亚洲肺癌研究情况进行了分享,在您看来,我国的肺癌诊治和研究还应该从哪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
吴一龙教授:我在本次报告最后讲到的“Cluster trial(整群试验)”是大家应该高度关注的,在全世界发展很快,如果Cluster trial能够成功,我们就可以建立一种新的模式:对过去的I期临床做了很大的改变,一次筛查就可以让患者分配到不同的组里,对患者就更加有利。
(图片来源:吴一龙教授的报告)
会议专题》》》2014年ESMO大会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