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里当地时间9月28日11:00 - 12:30,代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梁文华博士在ESMO大会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口头报告专场,分享了一项“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检出淋巴结数量对分期和生存的影响”的精彩报告。
口头报告详见:[ESMO2014]梁文华:NSCLC根治术检出淋巴结数量对分期和生存的影响
专场结束之后,梁文华博士在现场接受了医脉通的采访,对这项口头报告的研究进行了详细解读,相信通过这个解读,大家会对这项研究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以下为访谈详情。
研究目的
目前,胃肠道肿瘤、乳腺癌等领域NCCN指南已经有很明确的建议送检淋巴结数目用以评价淋巴结清扫是否充分或病理分期是否准确,例如胃癌是建议检出15个淋巴结以上,才能准确判断N 分期。然而肺癌到目前为止,除了对淋巴结站数有所要求,并没有数目上的推荐,这就是研究目的所在。
分析方法和结果
2001年到2008年,从中国的8个中心收集数据建立了一个数据库。研究分析所用方法和NCCN指南里引用的研究类似。分析中确实看到了一种趋势:检出淋巴结越多,生存就越好。该研究还采用了截点分析,即在某个点可把病人的生存分得最开,分析出来的结果是14个淋巴结。同时,该研究又使用了一个独立队列数据进行分析,保证淋巴结清扫站数的质量,在标准的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再分析数目的影响。
从原理上讲,淋巴结清扫能够使病人获益,正如研究背景介绍的两个原因:一,减少残余癌症转移淋巴结,减少复发风险。二,准确分期。通常来讲,淋巴结阳性的肺癌患者,需要进行辅助化疗,如果因为清扫不充分导致没有检查到阳性淋巴结(N0),就不一定会给予辅助化疗,那患者的预后可能就因此受到影响。针对准确分期的问题,该研究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从整体来讲,淋巴结清扫的越多,分期就越高,例如N1,2疾病,分别是4%-5%的上调。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因为术前检查提示有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术者倾向于清扫得越多。因此本研究不能确认两者是因果关系,但起码有一些提示作用。
亚组分析的提示
亚组分析显示,低危患者例如BAC组织学类型、T1分期和分化较好的患者,清扫更多淋巴结的获益没有达到显著差异。那么对于这些低危肿瘤,用同样的标准清扫淋巴结有待商榷。第一,清扫淋巴结越多,会延长手术时间,风险越高。第二,清扫淋巴结越多发生肺间质水肿等并发症的风险也越高。能不能有更好的研究给低危肿瘤设定一些标准,这是从亚组分析得到的一些提示。
回应点评嘉宾的疑问
Govindan教授在点评时提出一些证据,一些质量很高的RCT研究发现,相对于取样,全扫淋巴结没有带来生存获益。到目前为止,取样仍是标准。所以大家在看到这个研究时就会有疑问:淋巴结清扫越多,生存越好,那为什么全部清扫,却没有显示更好的生存?我的回答是,这些研究中取样质量已经非常高,两组的中位淋巴结数目很多都已经超过了最大的生存差异截点,在这之上虽然有获益,但是获益已经不足以获得统计学差异。
研究意义
这个研究有以下几个意义:第一,研究发现检出的淋巴结越多越好,而且和准确分期有关,最低推荐14个,这是最主要的意义所在;第二,解释了Nx的问题。NCCN指南推荐对于病理分期N0的病人,具有高危因素可以考虑辅助化疗,其中一个高危因素就是Nx(incomplete lymph node sampling),但什么是incomplete,我们需要更多量化的标准。第三,对于复发风险低的患者,需要更多的研究确定相应的淋巴结清扫策略。
会议专题》》》2014年ESMO大会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