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信息:
※ 研究人员通过随机试验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比较了一线,以铂类为基础化疗的6个周期 vs 更少周期的疗效。从四项符合条件的试验中获得了个体患者数据,在试验中568例患者分配到6个周期化疗,571例患者分配到3个或4个周期的化疗。在这些化疗组中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1个月 vs 5.3个月)或者总生存期(9.5个月 vs 8.7个月)没有差异。
※ 这些数据表明以铂类为基础的前期化疗少于6个周期可以不用担心带来较差的预后。然而,随后维持单药治疗是否获益的问题尚没有解决。
专家观点:
Jean-Yves Douillard教授
由Rossi等人发表的论文其实证实了目前ASCO和ESMO的推荐和指南。这两个学会都赞同在合适的患者中给予铂类化疗方案的4个周期,以总生存期作为这种实践的主要终点。值得高兴的是以患者为基础的荟萃分析也是这样证实的。
然而,这种分析也存在一些弱点,包括只有一共1139例患者,在1995年到2004年间开展的四项试验,以及大多数使用的药物都是不合时宜的。在他们的分析中,研究人员确认与3或4个周期相比,6个周期的总生存期上没有获益,在试验中可以注意到一定的异质性。然而,6个周期的使用与显著改善具有相关性(HR,0.79;P=0.0007),伴有一个超过21天的无进展生存期——ASCO指南中在毒性和生活质量上的一个终点“提示审查”。在缓解率上没有明显差异。在这项荟萃分析中,根据组织学没有观察到相互作用,这种情况显然不同于目前临床实践和协同铂类药物的选择,倾向于培美曲塞用于非鳞状肺癌和吉西他滨用于鳞状病变中。
此外,这项报告没有解决四个周期诱导治疗后的维持治疗的作用。根据近期的临床实验结果,维持治疗(继续或者转换)正在日益普及。综上所述,此次试验的荟萃分析证实了目前的临床实践和指南,但是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并不能解决组织学指导的药物选择和维持治疗的使用。
研究详情:
背景: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然而,最佳的治疗周期数量仍存在争议。因此,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利用个体患者的数据比较以铂类为基础化疗的6个周期 vs 少于计划周期的疗效。该项研究发表在《Lancet Oncology》杂志上。
方法:所有比较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以铂类为基础化疗6个周期 vs 小于计划周期的随机试验均符合纳入系统性综述和荟萃分析的条件。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次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客观缓解的患者比例,和毒性。统计分析采用意向性治疗,通过试验分层。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利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客观缓解的患者比例通过Mantel-Haenszel检验比较。借助试验和患者特征研究预先指定分析的有效变化。
结果:五项符合标准的试验被确认;个体患者数据收集自这些试验中的四项,包括1139例患者——568例分配到6个周期,571例分配到3个周期(两项试验)或者4个周期(两项试验)。患者接受顺铂(两项试验)或者卡铂(两项试验)。没有证据显示6个周期的化疗对总生存期有获益(分配到6个周期的患者中位9.54个月[95% CI 8.98~10.69]vs分配到较少周期的患者中位8.68个月[8.03~9.54];风险比[HR]0.94[95% CI 0.83~1.07,P=0.33]),在试验之间伴有轻微异质性(P=0.076;12=56%)。我们没有治疗证据记录组织学,性别,体力状况,或者年龄之间的相互作用。分配到6个周期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是6.09个月(95%CI 5.82~6.87),而分配到较少周期患者的是5.33个月(4.90~5.62;HR 0.79,95% CI 0.68~0.90;P=0.0007)。同时分配到6个周期的419例患者中有173例(41.3%),分配到3或4个周期的416例患者中的152例(36.5%)出现客观缓解(P-0.16),在这四项试验之间没有异质性。3级或者更高级贫血在较长持续治疗中较为频繁:分配到6个周期的411例患者中有32例(7.8 %),分配到3或4个周期的416例患者中的12例(2.9%)出现严重贫血。
结论: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与3或4个疗程的一线以铂类为基础化疗相比较,6个周期的化疗不能改善总生存期。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少于6个计划周期的化疗是这类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选择。
医脉通编译自:Fewer Cycles of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May Be Adequate in NSCLC,PracticeUpdate, September 1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