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晴教授访谈:以精求胜 打造“精品”学术会议

发布时间:2014-10-12 浏览次数:494次 来源: 作者:

2014年10月11日,一场“精品”肺癌学术会议——“肺癌多学科治疗高峰论坛暨全军第六届肺癌规范化诊断治疗学习班” 在北京希尔顿逸林酒店隆重召开。在这场肺癌“大腕”云集的会议中,全场爆满、站立的听众水泄不通就是对学术价值的最佳肯定。会议受到了每位参会者的喜爱和认可,引用一位医生的总结:这是一场很有干货的高质量学术会议。

 


在会议现场,医脉通有幸对大会主席刘晓晴教授进行了专访,刘晓晴教授详细介绍了这场高质量学术会议的“精髓”和“灵魂”所在,正是秉承“学术至上,以精求胜”的原则,为我们奉上了一场肺癌的学术盛宴。


 

感谢是对本次会议的第一感受


感谢大家的参与和高度关注!首先感谢每位演讲专家对演讲内容的精心构思、准备和精彩诠释,讲者是学术会议的灵魂;感谢参会和孜孜不倦学习的每位代表,他们是会议举办和成功的动力;感谢我们团队默默无闻的奉献和努力;感谢制药企业对学术会议的赞助。缺少了上述任何一方会议都无法进行和如期举办,更谈何成功, 所以感谢是第一感受!


学术至上,以精求胜


近年来学术交流和各种学术会议很多,我的感觉是各有特点。CSCO和CSMO等全国性学术会议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影响力大,但它是泛肿瘤会议,医师很难在2-3天会议中对某一肿瘤有系统、全面、深刻的了解和吸收。而另一些制药企业主导进行的学术会议又很难避免在内容取舍和客观性上没有偏倚和趋向。依据我们科室的专业范围(肺癌治疗),应属于单病种科室,就如专卖店,而CSCO或CSMO尤如大超市,超市和专卖店就应各有特色。从2007年举办第一届继续教育会议至今已有六届,我们一直秉承“学术至上,以精求胜”,力求打造学术会议中的“精品”。我们努力去做好,也许今天上午会场爆满,站立的听众水泄不通,下午仍然座无虚席即是答案,但是否满意还有待大家评述。


学术内容是会议的“精髓”


我认为内容是学术会议的“精髓”,也是会议质量重要的一环。所以每一届会议的学术内容是我考虑最多和最先考虑的,也是今年是否需要办会的先决条件。如果有需要、有激情才去做会,否则宁可不去做,这也是为何缺两届会议的原因,这符合我的性格:“性情中人”——我自定义的。会议内容选择上既考虑临床实践广泛应用,体现面广和现实;又瞄准前沿热点及对未来影响,体现深度和前卫。每位讲者内容不需重复,但要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比如本次会议上午内容主要聚焦肺癌研究未来、以及当今热点和难点,如转化性研究、肿瘤血管生成、干细胞、新的驱动基因、免疫治疗及SCLC诊治进展;下午内容集中肺癌治疗的主力化疗和TKI治疗。我想通过大半天的学习和交流,肺癌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就清晰条理、轮廓分明了。


讲者是会议的“灵魂”


选取学术内容再好,还需有人去施行转化,这就是会议的“灵魂”-----讲者,这也是体现精品的重要环节。选讲者宁缺毋滥,好的内容需要好的讲者演绎诠释。所以本次会议讲者集中了肺癌治疗研究业内领军人物、“大腕”、“明星”、“男神、女神”、“国嘴”。。。各类头衔。演艺界有明星效应,学术界也不例外,这也是对我们这些资深权威专家学术上的肯定和高度认可。


我想一次会议谈不上积极影响,也不敢谈。只是借助会议提供一个大家交流和学习的平台,通过学习和了解对我们的临床实践有帮助,对我们关注的问题起到一些启示作用。另外办会本身对我们的各项工作是检验督促,也是学习和促进。


后记


看到这里,没能参与此次会议的医友们,肯定更加迫切想了解会议的精彩内容吧。医脉通全程参与了此次会议的报道,我们正在努力整理会议的精彩内容,陆续为大家奉上此次会议的精美学术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