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教授:SABCS热点研究解析

发布时间:2015-01-12 浏览次数:434次 来源: 作者:

在12月27日召开的“北方乳腺沙龙年度回顾”会议上,医脉通有幸采访到了福建省肿瘤医院乳腺内科的刘健教授。刘教授解析了刚刚落下帷幕的第37届圣安东尼奥会议上的热点研究,并回顾了北方乳腺沙龙的发展历程。以下为详细内容:


China confirm研究


我们非常高兴的看到江泽飞教授在国际舞台上发布了中国人的数据。这项研究继国际Confirm研究之后,再次证实了大剂量的氟维司群要优于低剂量250mg的氟维司群。同时这项对比研究也展现了对于中国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群体,大剂量500mg的氟维司群有明显的治疗优势。另外我们很高兴的看到,剂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毒性反应。目前批准的氟维司群临床适应症剂量是250mg,这项中国人自己的数据有可能改写之前SFDA批准的剂量。我认为中国的治疗水平也应该跟国际接轨。我也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SFDA也能批准500mg氟维司群作为中国乳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


TNT试验:化疗铂类单药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疗效


实际上这项研究不是针对所有的三阴性乳腺癌。因为我们知道,三阴性乳腺癌是一个混合体,实际上是ER阴性、PR阴性、HER2阴性的群体总称。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还有细分的亚群。这项研究主要针对的是BRCA1,BRCA2突变的三阴性乳腺癌的个体。研究设计采用铂类作为一线解救方案,结果发现铂类确实对BRCA1,BRCA2突变的乳腺癌群体有非常好的效果。所以这项研究结果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就是,将来在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时候,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区别对待。今后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趋势将是对三阴性乳腺癌进行细化分类。


S-TIL对化疗/化疗+靶向治疗的预测价值


实际上科学家很早就发现,宿主对肿瘤的反应,会影响到肿瘤患者的预后,也会影响治疗效果。这项研究是近几年来,我们非常关注的,它探讨了肿瘤间质中浸润性淋巴细胞对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对治疗反应的差异性结果。这项研究告诉我们,如果对肿瘤间质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的患者群体使用化疗,效果将会非常好。相反,如果浸润细胞比较少,则会影响化疗的效果。即宿主对肿瘤反应性会极大的影响化疗效果。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群体,接受抗HER2靶向治疗联合化疗,似乎不受这样的影响。也就是说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只要在化疗基础上联合靶向治疗,似乎宿主对肿瘤的反应性影响不是太大。

 

这项研究可能会改变临床实践。就是当我们单独使用化疗时,可能更多的要考虑宿主对肿瘤的反应性。如果使用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方案,即便宿主对肿瘤的反应性比较差,仍然可以产生比较好的效果。这就给我们带来这样一个启示:无论是宿主对肿瘤的反应性如何,化疗加靶向治疗都是标准的治疗,因为同样都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回顾北方乳腺沙龙发展历程


北方乳腺沙龙现在已经走过了十一个春秋。从当初几个专家共同发起,到现在涵盖全国专家的乳腺癌领域的盛会。当初只是谈论一些个别的话题,现在已经覆盖了外科,内科,放疗及转化医学研究。可以说,这十一年的变化是巨大的。今天我们在这里对最新的研究进展做一个年度回顾,对今年的热门话题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事外科,内科,放疗科及基础研究等领域的专家汇聚在这里,交流思想,非常好的推动了临床工作的开展。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中国的一些数据也正在不断的发布出来,影响世界乳腺癌发展的进程。希望我们的北方乳腺沙龙能够越办越好,成为具有国际规模和影响力的一个学术组织。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北方乳腺沙龙年度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