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27日召开的“北方乳腺沙龙年度回顾”会议上,医脉通有幸采访到了福建省肿瘤医院乳腺内科的刘健教授。刘教授解析了刚刚落下帷幕的第37届圣安东尼奥会议上的热点研究,并回顾了北方乳腺沙龙的发展历程。以下为详细内容:
China confirm研究
我们非常高兴的看到江泽飞教授在国际舞台上发布了中国人的数据。这项研究继国际Confirm研究之后,再次证实了大剂量500mg的氟维司群要优于低剂量250mg的氟维司群。同时这项研究也证明了大剂量500mg的氟维司群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中国乳腺癌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另外,我们也很高兴的看到,氟维司群剂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严重的毒性反应。目前我国SFDA批准的氟维司群临床使用剂量是250mg,这项中国人自己的数据有助于SFDA批准新的剂量,中国的治疗水平应该跟国际接轨。我也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SFDA将批准500mg氟维司群作为中国乳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
TNT试验:铂类单药化疗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地位
这是一项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我们知道,三阴性乳腺癌是ER阴性、PR阴性、HER2阴性的混合群体的总称。它还可以细分成若干亚群。这项研究设计采用铂类对比紫衫类作为晚期乳腺癌的一线解救方案,结果发现铂类对BRCA1/2突变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有非常好的效果。所以这项研究结果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就是,BRCA1/2突变的三阴性乳腺癌的一线解救方案必须含有铂类药物。
S-TIL对化疗/化疗+靶向治疗的预测价值
实际上科学家很早就发现,宿主对肿瘤的反应,会影响到肿瘤患者的预后,也会影响治疗效果。这项研究探讨了肿瘤间质中浸润性淋巴细胞数量如何影响化疗+靶向治疗的效果。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如果对肿瘤间质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的患者群体使用化疗,效果将会非常好。如果浸润细胞数量少,则会影响化疗的效果。即宿主对肿瘤的反应性会极大的影响化疗效果。相反,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接受抗HER2靶向治疗联合化疗,似乎不受浸润性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这项研究可能会改变我们临床实践,当我们单独使用化疗时,可能要更多的要考虑宿主对肿瘤的反应性。如果使用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方案,即便宿主对肿瘤的反应性比较差,仍然可以产生良好的疗效。这就给我们带来这样一个启示:无论是宿主对肿瘤的反应性如何,化疗加靶向治疗都是标准的治疗,而单纯化疗仅限于在肿瘤间质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的患者中使用。
回顾北方乳腺沙龙发展历程
今天,北方乳腺沙龙已经走过了十一个春秋。从当初几个专家“闲聊”,发展到现在涵盖全国乳腺癌领域的专家的盛会。从当初个别的话题,发展到现在的内科、外科、放疗及转化医学和基础医学研究全覆盖。可以说,这十一年的变化是巨大的。今天我们在这里回顾过去展望将来,就是要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从事外科,内科,放疗科及基础研究等领域的专家汇聚在这里,交流思想、促进友谊,对当今的热门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极大推动了临床工作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中国的数据正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不断的发布,这将影响世界乳腺癌发展的进程。希望我们的北方乳腺沙龙能够越办越好,越变越大,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个学术平台。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北方乳腺沙龙年度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