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译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犹他州大学亨茨曼癌症研究所的医学部主任John Sweetenham,结合临床实际讲解了电子病历和“大数据”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进展,医脉通整理如下。
我们这些天在开会讨论癌症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以及“大数据”潜力。我们已经在会上计划电子病历(EMR)进一步的升级,并讨论了EMR的可能的扩展,以满足我们在临床护理方面、质量度量等方面的需要。
John Sweetenham, MD
广阔的前景
让我们先从电子病历开始讲起。每当我主持医护人员或者项目领导者会议的时候,保证能够引起热烈讨论的话题是我们的电子病历。使用EMR的挑战和窘况、对工作流程的入侵和额外工作的产生,尤其想到过去的一年我们转换了一个新的电子病历系统,这些都是大家不满的主要来源。
我的同事非常理解在21世纪电子病历对患者和临床实践管理方面的必要性,但是使用EMR造成的日常临床问题(如使用电子病历的文档、化疗顺序、安排和账单)确实存在,让我们难以欣然接受这样的局面。
电子病历可能将变得不仅仅是一个病程的记录。它将会变成肿瘤临床实践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不仅仅是因为其固有功能,而是因为它将打开一扇通往大数据、病理途径驱动治疗和实时循证临床决策支持的世界的窗口。
肿瘤领域的大数据启动项目正在快速增长。在最近几周,ASCO频繁曝光CancerLinQ项目。肿瘤研究信息交换网络(ORIEN)最近扩增了它的会员,从两所学术医疗中心扩充到六所。如很多相似的倡议一样,此项目旨在将组织和DNA的临床和人口数据与精准医学的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建立联系、很多其他私人公司、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和合作小组都在发展相似的项目。
所有的这些努力都在奔向建立全面基因组/蛋白组数据库这一最终目标,与临床疗效数据相关联将使我们可以识别特定的通路以为个体确定靶向治途径,或者甚至是当不使用小分子靶向治疗时可以提供最有效的化疗方案。
当我坐在诊室桌旁,在病历中努力寻找调整化疗剂量或者改变治疗顺序时,实现精准肿瘤崇高的目标看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时我们会认为实时的、基于生物的决策支持存在于太远的将来,以至于我们想象它只是一个遥远的可能。但是,在经历了最近几周的事件之后,我开始相信“大数据”成为临床现实将会比我们大部分人所期待的要早。
“新的现实”会是什么样?
其中一个理想情况的版本是取出活检、便可通过活检通过基因组/蛋白组的分析确定癌症诊断。
当我通过电子病例看到诊所中的患者,在传统的诊断和分期数据之外,这些报告将为我提供临床基因组或蛋白基因组改变的相关信息。将使我获悉是否有以某通路为靶点的可用的药物或药物临床试验,或者是否有可以应用的化疗选择。这些数据将来自“大数据”。
利用这些信息,我在我的电脑桌前就可以从这些报告中探索试验选择或选择治疗方案。我将能为治疗方案确定临床证据,同时检测我的选择是否与中心确定的相一致。
每次我进行这一过程时,整个系统就会积累更多的数据,收集结果数据并进行扩充。
仅仅在几年以前,这听起来都是不可实现的。现在,我认为,这在近年内就可以实现。
医脉通编译自:Small molecules, ‘big data’ and the EMR,Healio, HemOnc Today, May 10,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