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Gut近期发表了一篇研究。研究表明某些特定的锯齿状息肉综合征患者更易发展为结直肠癌。同时,结肠镜的随访监控有助于降低5年疾病发生风险。医脉通编译报道。
Gut于8月11日在线发表的一项来自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的Sabela Carballal博士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约有1/6锯齿状息肉综合征的患者会发展为结直肠癌,研究得出的发病率低于以往的估计。研究者们同时探讨了相关的高危因素。随后,他们发现结肠镜的随访监控有效地将5年疾病发生风险降低至1.9%。然而,他们同时注意到随访监控不一定必须每年进行。
“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锯齿状息肉的特定表观特征是发生结直肠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近端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的数目及是否存在高度异型增生的判定有助于评估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研究者们写道。
这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西班牙18个中心共296例锯齿状息肉综合征病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锯齿状息肉综合征标准1和/或3,平均确诊年龄为57.2岁,其中有78%的患者是在肠镜筛查中确诊。近1/3(29.4%)的患者有一级亲属结直肠癌家族史。
82.8%的患者是在2010年及以后确诊的,但最早的数据可追溯到1993年,研究者们依据患者过往病史、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的数据讨论了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然后研究者们对患者进行了随访,中位锯齿状息肉的数目为26个、腺瘤为3个,中位随访时间为45个月。研究中肠镜检查总数为1008人次,其中监控检查占31.6%,中位间隔时间为16个月。明确的息肉总数为11,270枚,其中锯齿形占87.2%、腺瘤占12.8%。
在随访期间,47例(15.8%)患者发展为结直肠癌,平均年龄53.9岁;其中有4例(8.5%)的患者是在随访监控时发现的。这4例患者末次结肠镜监控随访至发现结直肠癌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2个月,4人均无临床症状。其中,确诊的结直肠癌中,发生于近端结肠的肿瘤占46.8%,远端的占53.2%。不伴有结直肠癌病史的患者,随访4.9年累计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为1.9%。
研究者们根据患者是否伴有如下两个特征,将所有患者分为3个风险组:1、近端结肠脾曲两个以上的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2、至少一个近端锯齿状腺瘤/息肉伴有高度异型增生。只伴有其中一个特征的患者较不伴有这两个特征患者,其相对疾病风险增加了近两倍(比值比OR=1.98;95%CI 1.02 - 3.81;P = 0.04),同时伴有这两个特征的患者较只伴有其中一个特征患者,其相对疾病风险增加了4倍(OR=4.27;95%CI 1.30 - 14.03;P = 0.01)。癌症组和非癌症组中,伴有第一个特征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5.3%和36.9%;伴有第二个特征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2.7%和4.8%。
诊断为SPS患者的随访数据(点击查看大图)
研究者们未发现任何与疾病发生风险相关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或其他临床特征。
“总而言之,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锯齿状息肉综合征应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制定个体化的强化监控随访,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和随访方案。”作者写道,“需进行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以明确与本研究的结论相关的组织病理学因素”。
原文编译自:Colorectal Cancer Risk Clarified in High-Risk Group. Medscape, August 19,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