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LC2015]中国NSCLC癌患者二线接受厄洛替尼疗效

发布时间:2015-09-09 浏览次数:902次 来源: 作者:

在第16届世界肺癌大会上,由中国肺癌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团队进行的一项扩展研究ENSURE,评估了对于EGFR突变的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二线接受厄洛替尼及吉西他滨/顺铂交叉治疗疗效(P2.01-024)。医脉通对此进行了报道。


背景:


ENSURE研究显示对于EGFR突变的IIIB/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应用厄洛替尼较应用吉西他滨/顺铂(GP)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11.0月vs 5.5月,HR=0.34,95% CI 0.22–0.51)。该研究中疾病进展(PD)之后允许接收交叉治疗。而且进展之后的后续治疗对患者的总生存期或其他的临床获益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这个问题目前仍未被充分探讨。本研究是ENSURE研究的扩展研究,用于在入组ENSURE研究的中国人群众检验厄洛替尼与GP化疗用于二线治疗的有效性。


本研究设计为一线接受GP化疗的患者二线接受厄洛替尼直到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毒性,反之,一线接受厄洛替尼的患者二线接受GP方案化疗直到疾病进展,不可耐受毒性或者最多4周期化疗(无论哪个先发生)。


方法:


入组患者为在ENSURE研究中一线治疗失败的45例中国患者(图1)。入组患者在一线治疗失败后接受了二线交叉治疗。首要研究终点为PFS,定义为从ENSURE研究随机开始到二线治疗阶段疾病进展或死亡,也统计了从一线PD到二线PD的PFS。同时还在所有入组ENSURE研究的中国患者中探索性分析了至治疗失败时间(TTF),TTF定义为从随机开始到因任何原因终止二线治疗的时间。该研究在clinicalgrials.gov 登记(NCT02000531, Sponsor: Hoffmann-La Roche)。


图1  ENSURE Extension Study Design


结果:


ENSURE扩展研究共入组45例患者(厄洛替尼组21例,GP组24例)。入组病例数少主要是由于该研究起始较晚(入组期为2014年1月到12月),研究开始时很多病人已经死亡,或是不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基线年龄,性别及ECOG评分在厄洛替尼及GP两组之间平衡(表1)。在入组的45例患者中,33例(77.3%)完成了研究。


Table 1. Summary of demographics and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在二线交叉治疗阶段,接受GP治疗组和接受厄洛替尼治疗组的总有效率(ORR)分别为33.3%(7PR/21)和66.7%(16PR/24)(p=0.0377)。两组之间从ENSURE研究随机开始到二线PD的中位PFS分别为26.3月(95%CI 19.8 , 34.0 )及23.4月(95%CI: 17.8, 39.0 ),HR=1.26 (95%CI: 0.61, 2.62), p=0.529 (表 2及图 2A)。亚组分析显示了类似趋势。


Table 2. PFS* in the prospective analysis and TTF** in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nd subgroup analysis according to EGFR mutation status.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在针对ENSURE研究的所有175例中国患者的探索性分析中,厄洛替尼组(n=87)中63.2%的患者接受了二线治疗,GP组(n=88)中86.4% 的患者接受了二线靶向治疗。厄洛替尼组及GP组中位TTF分别为29.4月 (95%CI: 24.7, 34.2) 和 24.7月 (95%CI: 21.9, 28.4)(HR=0.74, 95%CI 0.47, 1.17, p=0.192) (表2和图 2B)。亚组分析也显示了同样的趋势。表3总结了安全性数据。



Table 3. Overview of Treatment Emergent Adverse Events (TEAEs) - Safety Population*


结论:


一线接受厄洛替尼治疗的患者中位PFS(首要分析)及中位TTF(探索性分析)均长于GP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厄洛替尼作为EGFR突变NSCLC患者标准一线治疗的优势。


参考文献:


Wu YL, et al. Ann Oncol 2015,


Zhou C, et al. Ann Oncol 2015,


Rosell R, et al. Lancet Oncol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