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治疗模式,规范治疗方案——记2015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学继续教育培训班

发布时间:2015-11-14 浏览次数:622次 来源: 作者: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日新月异,各种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治疗模式不断优化,治疗传统不断被颠覆,但规范化治疗仍是当今肿瘤治疗的基石。

——大会主席,胡毅教授


11月14日,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共同主办,中国医药教育学会协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承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二届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学继续教育培训班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隆重召开。本次大会吸引了全国各地大约500余名肿瘤科专家和医生参会。


大会开幕式上,解放军总医院政委袁安升少将代表医院致辞并欢迎学员的到来。


大会主席团


焦顺昌教授


在上午的肺癌专场中,大会主席之一,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的焦顺昌教授做了题为《肺癌单抗类药物治疗基础及临床应用》的精彩报告。焦教授从单抗类药物靶向治疗的主要作用讲起,讲解了单抗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单抗类药物与化疗的联合用药时使用顺序的思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联合用药的用药顺序以及联合用药的注意事项。


王洁教授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王洁教授则介绍了液体活检中,循环肿瘤细胞和游离DNA在非小细胞肺癌检测和治疗中的作用。王教授认为,近年来肺癌的分子机制和靶向治疗药物经历了飞速的发展,但不可避免的还是遇到了耐药等问题。由于肺癌的异质性,仅从临床的进展模式上进行治疗还是不够的。实现实时活检对于了解肺癌进展的分子机制和耐药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而液体活检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虽然仍然面对血液中含量少、捕获率低等问题,但是随着技术不断的进步,游离DNA和CTC将会为肿瘤进展模式、靶点的发现和新药开发提供动态的平台和深度的分析。


周爱萍教授


在14日下午的消化道肿瘤专场中,来自医科院肿瘤医院的周爱萍教授做了题为《直肠癌术前/后辅助治疗的问题与策略》的报告。周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目前直肠癌的治疗模式以及其中出现的问题。周教授介绍道目前直肠癌辅助治疗面临着应用延迟、患者依从性和耐受性差、及全剂量全周期辅助化疗完成率低的问题。而新辅助化疗序贯同步放化疗或单用新辅助化疗方案的发展则可能是未来解决以上问题的出路。


白莉教授


14日大会的最后,是以解放军总医院白莉教授的《认知肿瘤的异质性》作为结尾。白教授通过讲解肿瘤异质性的表现,分类以及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指出了肿瘤异质性的临床意义以及对治疗的指导,并介绍了目前发展出来的各种对异质性研究的新方法。最后,白教授与胡毅教授对14日的大会进行了总结。


午餐会上,医生们仍聚精会神学习专家的报告


上午8:30到下午17:30,大会的肺癌专场,消化道肿瘤专场,石远凯教授、李简教授、曲宝林教授、戴广海教授、杨占宇教授、李健教授、姜达教授等来自各个医院的专家们分别从病理,影像,内科,外科,放疗等角度,全方位的展现了疾病诊治从基础到临床,从实践到进展的成果。内容丰富,报告精彩,参会的医生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更多大会内容,敬请期待医脉通的后续整理~


大会专题》》》2015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学继续教育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