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二月由于春节假期的存在而略显短暂,不知各位在繁忙的工作和节日的间隙,是否依旧关注着各癌症领域最新的研究。温故知新系列现在再次来到大家面前,为大家择要回顾二月份各癌症领域的最新研究及指南。本次是结直肠癌篇。
医脉通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AGEO研究
目前关于微卫星不稳定的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辅助治疗能否获益尚存争议。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AGEO 研究显示,对于Ⅲ期接受了根治性切除术的 dMMR 的结肠癌患者,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的辅助化疗存在获益,而单药氟尿嘧啶方案无获益。且亚组分析显示 Lynch 综合征患者接受两种方案均无获益,而散发性 dMMR 患者有获益。
3年 DFS 方面,仅手术组为75.2%,氟尿嘧啶单药组为66.4%,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组为84.2%。多因素分析显示,与仅手术组相比,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组有显著更长的 DFS(HR=0.35)。氟尿嘧啶单药组无获益。在对预后因子进行校正后,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组比仅手术组有更长的 OS (HR=0.17)。
在 Lynch 综合征亚组中(n=125),与单用手术组(n=57)相比,氟尿嘧啶单药组(n=20,HR=2.14)及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组(n=48,HR=0.60)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
详情点击:[JNCI]奥沙利铂+FU辅助治疗Ⅲ期MSI结肠癌存在获益
结直肠癌与糖尿病
一篇基于人口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5年内糖尿病发病风险高于无结直肠癌患者。这种高风险并不受结肠癌或是直肠癌,以及是否接受化疗所影响。
研究共纳入了39707例 CRC 确诊患者数据,并纳入了198535例无 CRC 患者数据进行性别和年龄的匹配。数据显示在 CRC 确诊最初5年中,糖尿病发生风险比(HR)从第1年的1.53降低到第5年的1.19。第6、7年的 HR 无统计学显著性。
研究人员对全部亚组中 CRC 与糖尿病的相关性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在是否接受化疗的两个亚组中,以及结肠癌亚组与直肠癌亚组中,HR 存在统计学差异。无转移亚组的 HR 存在统计学意义,而转移性的 CRC 亚组的 HR 无统计学差异。
50岁以下结直肠癌患者情况
虽然指南建议 CRC 的筛查从50岁开始,但年轻结直肠癌患者的比例却在不断增加。这些患者的治疗模式和最终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一项研究对未达到平均筛查年龄的年轻结直肠癌患者的结局和治疗模式进行了调查。
研究发现,在258,024例结直肠癌患者中,37,847例(15%)患者年龄小于50岁,这些年轻患者的肿瘤更有可能为区域性(相对风险比1.3,P<0.001)或已经发生远处转移(相对风险比1.5,P<0.001)。而年轻组有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更有可能接受原发肿瘤的手术治疗(调整概率:72% vs 63%,P<0.001)和放疗(调整概率:53% vs 48%,P<0.001)。虽然这些年轻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处于晚期,但其总疾病特异性生存却更长(风险比:0.77,P<0.001)。
详情点击:Cancer:年轻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模式和生存结局
罕见二氢嘧啶脱氢酶(DPYD)突变与氟尿嘧啶化疗
根据一项随机试验的二次分析显示,罕见的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变异体似乎可以显著增加III结肠癌患者的高级别氟尿嘧啶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研究人员试图在1545例接受FOLFOX4化疗的III期结肠癌患者中(中位年龄60岁;范围:19岁-75岁;男性占57.6%)找出DPYD变异体对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的影响。患者分别接受标准辅助FOLFOX4单独治疗(n=780)或辅助FOLFOX4+西妥昔单抗(n=765)治疗,均在手术切除后治疗6个月。
总体上,FOLFOX4单独治疗组患者有49%(n = 380)的患者发生3级或更加严重的氟尿嘧啶相关不良反应事件,而FOLFOX+西妥昔单抗组(n = 385)患者的发生率为50%。
携带特定变异体的患者发生3级或更加严重的氟尿嘧啶相关不良反应事件的风险更高。3级或更加严重的氟尿嘧啶相关不良事件与D949V(OR = 6.3)和V732I(OR = 1.7)变异体有显著相关性。
此外,这两种变异体均与3级或更加严重的血液不良事件相关(D949V:OR = 5.2;V732I:OR = 1.9)。V732I变异体也能增加3级或更加严重的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
详情点击:JAMA Oncol:罕见基因变异可预测结肠癌化疗相关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