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译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大剂量烷化剂和顺铂化疗对儿童期男性肿瘤患者日后生育的影响较大,对女性的影响较小。这一研究由美国福瑞德哈金森肿瘤研究中心的Eric J Chow博士带领的团队完成,研究结果2016年3月22日在线发表于JAMA Oncology杂志。
目前80%的儿童癌症患者能够生存到成年,这是医学的巨大进步。然而在关注生存期这项指标的同时,必须将生存质量也作为评判肿瘤治疗的效果的重要因素。早前有研究发现某些种类的化疗药物对儿童癌症患者日后的生育功能产生副作用,但新型化疗药物如顺铂和异环磷酰胺等度对儿童患者生育影响并未得到深入研究。该研究针对的人群主要是接受常见化疗药物而无盆腔或颅部放射治疗的儿童期癌症患者。
主要研究方法
研究数据来自儿童癌症幸存者研究(Childhood Cancer Survivor Study, CCSS),患者群体来自1970年-1999年美国和加拿大27个研究机构。随访患者类型为:<21岁,生存时间≥5年,涵盖大部分常见儿童肿瘤,排除盆腔或颅部放疗史。
研究从医疗记录里抽取了14种烷化剂和铂类的剂量,使用性别特异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每种药物的独立作用,以及药物的环磷酰胺累积等效剂量。
主要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儿童期肿瘤幸存者10938例,相关家庭的正常兄弟姊妹3949例。中位随访时间8年,时间起点为入组时或年龄到15岁时。数据统计发现,4149(38%)例患者存在1次怀孕(男性患者为配偶受孕),其中3453(83%)例患者至少有一次活产。在经过长达10年的随访中,2445(62%)例正常家庭同胞成员至少有一次怀孕(或配偶受孕),其中2201(90%)至少有一次活产。相关对比见图1。
图1.儿童期肿瘤患者与对应家庭正常兄弟姊妹间怀孕率和活产率比较
在多变量Cox分析中,癌症幸存者怀孕或配偶受孕(男性HR=0.63,女性HR=0.87)以及活产(男性HR=0.63,女性HR=0.82)的可能性与相关家庭正常的兄弟姊妹相比均比较低。
在男性癌症幸存者中,环磷酰胺(HR=0.60)、异环磷酰胺(HR=0.42)、甲基苄肼(HR=0.30)和顺铂(HR=0.56)的较高三分位组剂量与配偶受孕的可能性降低相关。环磷酰胺等效剂量与配偶受孕可能性降低显著相关(每5000mg/m2增量:HR=0.82)。
而在女性癌症幸存者中,只有白消安(<450 mg/m2,HR=0.22; ≥450 mg/m2,HR=0.14)和洛莫司汀(≥411 mg/m2,HR=0.41)与怀孕可能性下降显著相关。环磷酰胺等效剂量只有在最高剂量时才有减少怀孕的风险(最高四分位剂量vs正常无化疗:HR=0.85)。
男女性化疗药物使用与活产情况与怀孕情况类似。
该研究发现随着烷化剂和顺铂用量增加,患癌男童未来生育后代的可能性在下降。而前期的一些发现证实化疗会减少精子数量和睾丸体积,似乎与该研究有对应之处。另外,数据表明女性患者怀孕率较家庭正常对照人群低,但这一结果在30岁后生育的女性中最多见,可能是化疗加速了卵细胞自然衰竭。研究基于大样本数据的分析为未性成熟的患者抗肿瘤治疗提供了借鉴,对处在儿童期或青春期的癌症患者,治疗前应注重保留生育功能。而在化疗对男女生育差异方面,研究并未对受孕的具体因素进行分析,比如是否同居,准备怀孕的时间等。
论文的主要作者表示:虽然研究结果对女性较为有利,但儿科肿瘤医生仍需要在抗肿瘤治疗前与家长详细讨论如何保存生育能力。所有青春期后的男孩都可以把精子储存在精子库,为未来的生育做打算。女性也可以考虑储存卵子或胚胎。
打开手机微信 →→ 扫描屏幕右上方二维码 →→ 关注医脉通肿瘤科。
随时随地获取肿瘤前沿资讯,一次打包最实用的肿瘤治疗知识。做科研达人、临床高手,尽在医脉通肿瘤频道。
文献来源:Eric J Chow. Pregnancy after chemotherapy in male and female survivors of childhood cancer treated between 1970 and 1999: a report from the Childhood Cancer Survivor Study cohort. The Lancet Oncology. 22 March 2016.
[DIO: http://dx.doi.org/10.1016/S1470-2045(16)00086-3].
医脉通编译自:Tim Newman. Childhood chemo: how does it affect fertility later in life? 2016 March 23. Medical news today.com
图片数据修改自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