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BOA]吴一龙教授:临床肿瘤学要平衡“最好”和“最佳”

发布时间:2016-07-21 浏览次数:477次 来源: 作者:

2016年6月24日至25日,2016年临床肿瘤学新进展学术研讨会——Best of ASCO Event inChina 2016于杭州盛大召开。今年BOA大会秉承往届会议传播肿瘤学前沿知识的宗旨,通过专题汇报、专家评述以及讨论,将2016ASCO年会收录的重要研究与参会专家学者共同分享。


福利直通车终于来了!2016BOA专家视频上线,一次打包年度肿瘤学进展


24日上午,医脉通有幸采访到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长、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吴一龙教授。吴一龙教授重点阐述了我们中国自己举办CSCO会议的理念,回顾了今年中国学者在ASCO的斩获,并对中国临床肿瘤学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CSCO年会有自己的特色

每年的ASCO大会都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影响力为后续举办的各类肿瘤会议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比如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都会在后续的会议中得到传播。但CSCO不能照搬ASCO,必须办出我们自己的特色:

面向广大的基层医生,CSCO最重要的特点还是以继续教育为主。

面对广大的中国病人,CSCO更关注如何通过学术交流缩小不同地区之间肿瘤治疗的差距。


弯道超车首先要遵循国际规则

今年中国学者斩获颇丰,有200多篇论文入选ASCO,居全球前五。中国肿瘤研究想得到国际认可,必须按照国际规则进行。具体的研究特点和研究内容是我们的中国特色,但形式上必须符合国际潮流。这个潮流就是高质量证据的产生离不开高水平的临床试验。 


近几年,中国的临床试验开展喜人,也有很多研究结果得到了国际的公认。但需要注“质”和“量”的问题。我们更应该从“质”的方面进行超越,利用我们的优势,把临床试验的“质”和数据真实性做好,这样在与欧美的竞争中才能做到弯道超车。


临床肿瘤学要平衡“最好”和“最佳”

如何平衡地区间差异,如何体现肿瘤治疗的价值,如何确保治疗的可及性,这是临床肿瘤学发展不可回避的三个重要问题。未来临床肿瘤学的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趋势就是在这三个问题基础上,摆正“最好”与“最佳”的关系。 临床试验可能是为了得到“最好”的结果,但不一定是“最佳”。“最佳”的治疗决策需要结合具体的临床实践,考虑到地区差异、药物可及性等多方面因素。


今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发布了第一个肺癌指南,其中既兼顾到基层单位的普及性治疗,又包含能达到“最好”疗效的治疗。这样的策略为国内不同医院提供了适合中国特点的指南,同时推动了中国临床肿瘤学向前发展。


会议专题》》》2016临床肿瘤学新进展学术研讨会(B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