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靶向治疗的趋势:双药联合

发布时间:2014-05-15 浏览次数:875次 来源: 作者:

近期,临床肿瘤学杂志(JCO)发布的一项IIa期试验中,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凯西·米勒教授评估了HER2阳性的局限性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应用T-DM1联合帕妥珠单抗进行HER2靶向治疗的效果。

  
帕妥珠单抗与HER2结合的位点与曲妥单抗不同,能阻止HER2与其他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发生异源二聚化。这一联合治疗方案在乳腺癌的一线、二线治疗或二线以上治疗中有很高的活性,并且没有出现相关的药物安全症状。

  
在研究中,64HER2阳性的局限性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患者接受 T-DM1 3.6 mg/kg+帕妥珠单抗(首次剂量840mg,以后每3周应用420mg)治疗,其中43位患者是二线或二线以上的治疗,21位患者是一线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客观缓解率(ORR)。

入组患者治疗情况

一线治疗的患者中,既往应用过曲妥珠单抗(86%)、紫杉醇(76%)和蒽环类(62%)进行新辅助或辅助治疗。二线或二线以上的治疗的患者中,既往应用过(中位数为)9种非内分泌治疗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100%)、紫杉醇(95%)、蒽环类(79%)、卡培他滨(79%)和拉帕替尼(72%)

  
总的客观缓解率为41%,二线或二线以上的治疗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33%,一线治疗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57%。总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6个月,二线或二线以上的治疗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5个月,一线治疗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7个月。

患者无进展生存(PFS)的km曲线

总体持续缓解时间为13.9个月,二线或二线以上治疗的患者的持续缓解时间为11.8个月,一线治疗患者的持续缓解时间为13.9个月。总体完全缓解率(CR)为5%,部分缓解率(PR)为36%,临床获益率为50%。生物标志物分析显示,HER2 mRNA水平超过中间值的患者客观缓解率较高(44%vs33%)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疲劳(61%),恶心(50%)和腹泻(39%)。最常见的3级或3级以上的不良事件是血小板减少(13%)、疲劳(11%)ALT升高(9%)AST升高(9%)。其中一位患者出现左心室射血分数<40%,随停止继续给药。

  
研究者们推断,T-DM1+帕妥珠单抗可以联合、足量应用,没有出现意料之外的毒性反应;在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和一线治疗的患者中的初步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确认。

  
信源地址:http://jco.ascopubs.org/content/early/2014/04/09/JCO.2013.52.6590.abstract

 

(转载自医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