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人戒烟“屡战屡败”?不如来医院做次体检试试?

发布时间:2017-08-16 浏览次数:625次 来源: 作者:

吸烟与肺癌的发生风险的密切相关性早已为不争的事实。有研究表明,应用电子烟替代香烟可以降低肺癌的发生风险。但是也有研究表明,电子烟有着特异性的潜在毒性,导致其较香烟更容易引起哮喘和COPD。最近FDA又宣布要严格控制烟草中的尼古丁含量,使其低于平均成瘾水平。


而无论是用电子烟代替,还是降低烟草中的尼古丁含量,均没有戒烟来得更为直接和彻底。但是,苦口婆心劝诫“老烟民”们戒烟却往往以失败告终。


那么,对于吸烟史时间较长的“老烟民”,如何才能让提高戒烟的成功率呢?定期去医院做低剂量CT筛查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英国肺癌筛查中心(UKLS)的最新研究表明,肺癌CT筛查可以增加高危患者群的戒烟率。这些有着教育意义的时刻非常有效,尤其是强烈影响着一些筛查时出现了可能的阳性结果,经过进一步检查证实为阴性结果的人群。


该研究于2017年7月14日在线发表在Thorax杂志上。


主要内容


该研究入组了50-75岁之间,发生肺癌的高危人群随机分为两组:筛查组与对照组。筛查组在入组时以及随后的每1年都会进行低剂量CT筛查,对照组则不进行筛查。通过报告的形式上报自己的吸烟习惯。


每两周都会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入组人群进行随访,入组后的每年时间都会进行一次长期随访。


通过肺癌发生顾虑、社会环境因素、研究入组地点等调整后,分析ITT人群的吸烟习惯,得出最终结果。


主要结果


共入组4055人,随机分为筛查组和对照组。1546人基线时为吸烟者(787名入对照组,759名入筛查组)。


两周后,对照组的戒烟率为5%(36/786),筛查组为10%(75/758)。两年随访后,对照组的戒烟率为10%(79/775),筛查组为15%(115/749)。


并且ITT人群提示,筛查组短期戒烟(aOR 1.60, 95%CI 1.17-2.18, P=0.003)和长期戒烟(aOR 2.29, 95%CI 1.62-3.22, P=0.007)人群均比对照组多。


筛查后,被医生告知需要进一步检查的患者的长期戒烟率要比得到阴性结果的患者更高(aOR 2.43, 95%CI 1.54-3.84, P<0.001)。


小结


低剂量肺CT筛查对于吸烟患者来说比较具有说教意义,尤其是对于那些告知检查结果可能出现了一点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检查后却不是阳性的人,说教意义最大。


接下来,研究人员会对影响患者戒烟的行为学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层分析,以便进一步找出更好的戒烟策略。


该研究的主研人表示,这项研究也有一点争议,那就是有些筛查结果为阴性的高危人群,就像得到了“吸烟许可证”一样高兴,更加不管不顾了。


而刚刚公布的美国NCCN肺癌筛查指南2018年V1版明确表明,推荐50岁以上、吸烟超过20包/年、未戒烟的人群,以及55-74岁、每年吸烟超过30包、戒烟年份小于15年的人群均应每年行低剂量胸部CT的筛查,因为对于恶性肿瘤来说,早诊早治是十分重要的。


总体来说,推荐您带着指南中提到的高危人群到体检中心或者影像科做肺癌低剂量CT筛查,防患于未然。并且,也许这每年一次的“说教”活动还能对这些高危人群戒烟有所帮助,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I1.Impact of low-dose CT screening on smoking cessation among high-risk participants in the UK Lung Cancer Screening Trial, published online on July 14, 2017.

2.Can CT Lung Screening Improve Smoking Cessation Rates? Cancernetwork.com.

3.[观点]电子烟vs香烟,哪个危害大?Medlive.cn.

4.NCCN临床实践指南:肺癌筛查(2018.V1)NCC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