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中西话学术,凝心聚力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0-05-11 浏览次数:3040次 来源: 作者:

[汇通中西话学术,凝心聚力促发展]CSCO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2019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高峰论坛在杭州成功举办

      时维五月,满目葱郁,扬时代科学风帆,弘中西学术精魂。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承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协办的“CSCO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2019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高峰论坛”于2019年5月17日-18日在杭州隆重召开。

在开幕式上,由大会执行主席姚庆华教授、大会主席华海清教授发表讲话,浙江省肿瘤医院于恩彦书记、浙江省中医院黄琦书记致开幕辞。

大会执行主席姚庆华教授致辞

大会主席华海清教授致辞

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于恩彦书记致辞

浙江省中医院党委书记黄琦书记致辞


第一环节

主持人

第一环节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程海波教授和贵州省中医院副院长唐东昕教授主持

 1、中药现代化研究进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大鹏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中药现代化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李院士说到自古以来,中医药是中华名族的文化瑰宝。随着中医药类产品出口向世界日趋增强,国外学者对中医药抗疾病有效成分的研究热情升高,中医药的继承创新从而进入国际市场并非遥不可及。我们可以从安全、有效、可控的角度对传统及现代化剂型进行复方、单体、化合物的规范化、标准化的药理研究、质量控制以及临床转化性研究。康莱特、复方丹参等七种正在美国申报临床试验的中药产品的从基础到临床转化性研究的成果,也充分体现了中药制剂在处理疑难疾病的光明前景。同时,李院士也对临床一线的年轻医生们提出期望,ASCO逐渐把免疫治疗作为今后的肿瘤治疗方向,而中医药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我们需要加强对临床有效方药的关注,期待年轻学者们可以取得科研结合临床的双丰收。

2、肝癌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进展

CSCO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华海清教授分享了“肝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进展”。华教授回顾肝癌治疗研究历程,从索拉非尼开启肝癌靶向治疗之路、新药及新的治疗靶点、纳武单抗开启肝癌免疫治疗新时代及靶向和免疫联合治疗等方面,为大家详细讲解了近年来肝癌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华教授指出,近年来肝癌分子靶向药物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线标准治疗方案除索拉非尼外,仑伐替尼可作为晚期HCC的另一种选择,其近期疗效明显优于索拉非尼,尤其对中国患者中位OS可达15个月。索拉非尼治疗失败后除瑞戈非尼作为标准二线方案外,雷莫芦单抗、卡博替尼可作为索拉非尼失败后的二线或二线以上新的选择。纳武单抗、派姆单抗已被FDA批准可用于索拉非尼失败的的患者,免疫靶向药物开发研究将是今后肝癌治疗的一个重要方向,前景广阔。随着肝癌治疗的精准、联合、多样化,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肝癌的治疗效果会越来越好!

3、结直肠癌中西医配合诊疗研究进展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郭勇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有关“结直肠癌中西医配合诊疗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报告包括结直肠癌流行病学及治疗概况、结直肠癌中医诊疗相关研究进展、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思考与展望三个部分。大肠癌作为我国及全球发病与致死率均位于前列的癌种长期是肿瘤研究热点之一,我国大肠癌5年生存率较发达国家仍有10%-15%的差距,外科手术的规范化、提高辅助治疗完成率及预防并降低复发率、改善晚期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是提高大肠癌患者生存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医药在大肠癌治疗中辅助现代治疗手段,从防治肿瘤放化疗毒副反应;协同提高肿瘤治疗近期及远期疗效;辨证施治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机体免疫改善微环境等方面,贯穿大肠癌治疗全过程。郭勇教授将大肠癌治疗划分为围手术期、辅助治疗、随访期、姑息治疗期四个阶段,为大家介绍了各阶段目前研究现况,分析目前大肠癌中医药治疗研究仍欠缺统一客观评价体系及高质量大样本动态研究。现代治疗背景下的大肠癌中医药研究需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传承各地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组学研究,真实世界研究等多种手段,精准辨证及寻找疾病病机传变普遍规律,以达进一步精准、科学、规范。

点评嘉宾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桑希生教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副主任石玮教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大肿瘤科主任练祖平教授


第二环节

主持人

第二环节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暨老年肿瘤科主任孙红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由凤鸣教授主持

1.胰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探索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孟志强教授为我们带来了“胰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探索”的报告,孟教授通过对胰腺癌不同分期的构成及术后辅助、新辅助、晚期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提出了联合化疗方案、增加局部药物浓度、联合局部HIFU、寻找化疗增敏标志物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对策。孟教授团队从2002年开始了对治疗探索的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国际同类研究在3年以及5年生存率上明确的疗效优势;从2009年开始了对疗效机制的研究,建立了中医药改善胰腺癌微环境方式的机制体系;从2015年开始了临床验证工作,在循证医学方向上提出RCT的研究相比真实世界研究,研究模式、数据质量、研究效率的可行性都更高。

2.多学科支持治疗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浙江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姚庆华主任就“多学科支持治疗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作了主题报告。通过胃癌晚期病例的分享,展示了多学科合作在疑难病例中的疗效,提倡营养治疗贯穿始终,中医药治疗适时干预。姚主任强调,规范的抗肿瘤治疗是肿瘤多学科治疗的关键,个体化营养治疗是抗肿瘤治疗顺利进行的基石,合理的中医药干预(辨病与辨证结合)是肿瘤症状管理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抗肿瘤治疗”与“支持治疗”的整合,不仅融合了“以肿瘤为核心”与“以患者为核心”的二元视角,也是肿瘤临床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

点评嘉宾为解放军第九00医院肿瘤科主任陈曦教授、内蒙古中医医院肿瘤科、乳腺科主任耿刚教授


第三环节

卫星会

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肿瘤中心主任华海清教授通过中医辨证论治针对肿瘤痰凝湿阻理论讲述了薏苡仁的传统与现代应用,其中法薏仁采用樟帮古法炮制,有效成分含量高,疗效更佳。

会场一览

会场人山人海

精致的茶歇


第四环节

第四环节由安徽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主任李平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中心主任胡作为教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吴玉华教授主持。

1、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全程管理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林丽珠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有关“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全程管理”的学术报告。林教授通过中美肝癌的五年生存率的对比以及我国肝癌的发病特点指出:相比较TNM分期和BCLC分期,肝癌的中国分期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实际情况。林教授强调中西医结合多学科综合治疗是我国肝癌的最主要的治疗特点。通过临床实例的经验,林教授指出:中医药全程管理必须将辨证和辨病相结合,中医药治疗须贯穿治疗全程。结合肝癌的中医辨证特点,林教授就肝癌的早、中、晚三期,在辩证、治则、方药和治疗策略上提出了肝癌病程的中西医治疗思路:高危人群的干预性治疗,肝纤维化患者的护肝治疗,亚临床肝癌的探索性治疗,临床肝癌的手术治疗以及晚期肝癌的营养支持及护肝治疗。

 2、化疗所致粒细胞缺乏症处理新进展

浙江省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内科主任医师陈占红教授给我们带来了“化疗所致粒细胞缺乏症处理新进展”的报告。陈教授首先简述了肿瘤治疗理念的发展,并进一步阐述了粒细胞缺乏的概念,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分期、发生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粒细胞缺乏的危害以目前对于粒细胞缺乏的中医治疗进展,并讨论了生白合剂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效,并展望了未来对粒细胞缺乏治疗的一些新方法。

3、中医“治未病”的消化道肿瘤视角

新疆自治区中医医院肿瘤二科主任张洪亮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中医治未病的消化道肿瘤视角”的报告。洪教授首先提出了肿瘤防治的目标,总结了预防肿瘤学的中国经验,指出了对肿瘤发病的一些高危因素,提到中医药的优势:治未病,疾病治疗协同作用以及疾病康复,并逐条分析,强调控制饮食,生活习惯,调理体质,注重肿瘤的三级预防,并提出了消化道肿瘤的精准预防,要符合中国国情,寻找预测疾病发展和预后的基因因子,特别对高危人群要有重点预防,争取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4、胃癌围手术期治疗进展与思考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主任袁响林教授通过胃癌围手术期治疗的随机研究详细全面的讲解了近年来胃癌围手术期治疗进展,并且针对不同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提出了新的思考。目前东西方围手术期诊疗模式的差异,袁教授认为主要与手术彻底性密切相关。总而言之,现有术前放化疗研究仍然不能摆脱手术质量控制诟病及术后辅助治疗缺乏的不足。因此,袁教授基于现有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建议针对胃癌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全方面的诊治,同时为进一步探究中国胃癌治疗模式提出新的见解。

点评嘉宾为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张永杰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中医肿瘤科主任翟笑枫教授、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成远教授


第五环节

1.食管癌常见症状控制与中西医结合治疗

何谓肿瘤整合医学、互补替代医学?肿瘤的症状管理和控制是否有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薛冬教授为我们带来关于食管癌常见症状控制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精彩报告,他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食管癌的常见症状、中医中药辨证论治在食管癌并发症综合诊治中的作用,以及多学科MDT治疗模式的重要性,并强调了患者报告结局(PRO)的肿瘤相关症状和功能测量证明治疗效果的作用。总而言之,症状管理在肿瘤的全程治疗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合理地进行症状管理及控制、并且积极运用中医理论指导实践有助于更好地提高治疗疗效。

2.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现状与前景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袁瑛教授作了“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现状与前景”的报告。袁瑛教授详细的讲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研究,分别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结直肠癌后线治疗、一线治疗、新辅助治疗及辅助治疗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不同类型及阶段进行了总结。袁瑛教授认为目前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运用过程中需关注dMMR、MIS等相关指标状态,同时期待更多的临床数据为今后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提供有力的依据。

第五环节由河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刘怀民教授主持,点评嘉宾为青岛市中心医院肿瘤综合二科主任魏红梅教授、杭州市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黄挺教授


合影


结语

最后,华海清教授做了大会总结,他说道:“时间总是那么短暂,大会内容精彩纷呈,汇报内容包括了胃癌、肝癌、食管癌等多个癌种,涉及全程管理、多学科支持等治疗模式的探讨,许多前沿理论及创新思想为我们临床诊治提供了新的启发。感谢专家的精心准备和付出,感谢参会人员的到来,为我们的会议增添了一笔浓厚的色彩!”

恶性肿瘤是世界医学难关,征服癌症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愿望,采用中西医学的优势,研究肿瘤的发生与演变、诊断与防治,有助于推广肿瘤治疗的中国模式。我们坚信通过学者们前仆后继的努力奋斗,中西结合医学一定会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