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岁月洗礼,谱写协作华章

发布时间:2012-05-30 浏览次数:1164次 来源: 作者:

―《医师报》访CSCO秘书长秦叔逵教授

  《医师报》:您能简要介绍一下“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 (CSCO)?与其他学术组织相比,CSCO有何显著特点?

  秦叔逵教授: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简称CSCO)主要是由我国与肿瘤诊断治疗有关的临床医师和有关的企事业单位自愿发起和组成的全国性专业学术团体。在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热情支持和关怀帮助下, 1997年在北京饭店正式成立。10年来,CSCO积极开展临床肿瘤学的继续教育,宣传推广循证医学和GCP,致力于推动部门之间、学科之间的密切合作,提倡开展化疗、放疗、手术、生物治疗和中西医结合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疗的临床协作研究,同时积极与国际肿瘤学界接轨,加强与国际著名肿瘤学术组织的学术交流和密切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成果。
  CSCO的组成充分体现了肿瘤综合治疗的理念,在会员中除了肿瘤内科医师外,还有外科、放疗、生物治疗、血液科、妇科肿瘤和中西医结合科医师等。同时,除了专业交叉,个人会员已经达到7200名,老、中、青三结合,来自1400多家医疗科研单位,分布地域十分广泛,这对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这十分有利于提高全国临床肿瘤学工作者的整体水平,也有助于围绕肿瘤的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和临床协作。显然,如果仅局限于某一个学科,比如仅仅是肿瘤化疗,思维、视角就协作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10年来,在吴孟超、孙燕院士、廖美琳、管忠震教授、朴炳奎等老一辈专家组成的指导委员会和储大同、马军、蒋国梁、吴一龙、唐平章、郑安理和于丁教授等为首的历届执行委员会领导的长期倡导下, CSCO始终坚持“团结、协作、务实”的根本宗旨,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和鼎力支持,已经努力为临床肿瘤学界构筑和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与临床协作的公共大平台。
  CSCO的根本宗旨是“团结、协作、务实”,这是成立之初原卫生部彭玉副部长代表国家卫生部亲自指导我们确定的。彭玉副部长曾经长期负责卫生部的人事和学会管理,非常了解肿瘤学界的情况和学科发展。讲团结,就是要顾全大局,提倡将学术上的争议、工作方法上的不同与个人感情区分开来,大家可以有不同的学术观点和工作方法,但并不能影响生活和友情,更不能因此水火不容、势不两立。讲协作,就是要提倡合作、共同奋斗,比如国际上那么多的大型肿瘤学术会议,包括每届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都有大规模多中心协作研究的报告问世,影响巨大,而每年我国都有许多专家去参加,可是从来都拿不出一份重要的协作研究成果,这是因为常常是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对此必须改变。第三个就是务实,而不是务虚,必须脚踏实地,干实事,为祖国、为病人、为临床肿瘤学事业的发展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来。
  再者,CSCO的定位非常清楚,就是一个民间的群众性医学组织,没有任何行政公权,服务是立身之本,学术是生命线。后来在运作过程中,CSCO委员会又相继确立了“服务、协调、引导”的工作理念和“学术、公益、奉献”的指导原则。因此,CSCO朝气蓬勃、开拓创新,进步迅速、成就卓越,为我国临床肿瘤学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已经成为临床肿瘤学领域最为活跃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组织。

  《医师报》:请问当前CSCO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秦叔逵教授:继续教育和学术交流一直是CSCO的两大核心任务。在成立之初,曾经构想将CSCO打造成一个研究合作组织,兼有ASCO和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织(ECOG)或美国西南肿瘤协作组织(SWOG)的作用,现在看来一个学会的主要工作还应该是前述两项;可以积极宣传和推动临床协作研究,但不是面面俱到,亲自代替研究合作组织。在CSCO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得到国内许多肿瘤医院和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包括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上海复旦肿瘤医院、广州中山大学肿瘤医院以及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等一系列单位都给了许多的支持帮助,特别是在开展继续教育和学术交流方面。

  《医师报》:据我们所知,NCCN中国版指南的制定和实施,CSCO是主要的参与者之一,这类指南和专家共识对肿瘤学临床实践十分重要,请问CSCO今后是否会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秦叔逵教授:关于临床指南,记得前几年有某个学会花费许多精力出过一套肿瘤临床治疗指南,但是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和接受;同样,CSCO也曾想自己制订指南,但一直没有付诸实施,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在我国符合循证医学高级别的研究数量不多,质量也存在明显的差距;而制订指南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是必须有自己的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的可靠数据资料。其次,我们也受到当时思维观念保守、医疗保险政策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制约。所以当时确实无法下手。到了2006年,CSCO指导委员会主任孙燕院士的积极倡导和身体力行,许多CSCO成员也参与了引进美国国家肿瘤综合中心网络(NCCN)临床指南的具体工作,当然是根据国情进行适当的修改或补充,也就是成为NCCN指南的中国版。现在,已经出了一些,比如肺癌、乳腺癌和胃癌等,正在推广应用,影响广泛。这样做,思路很好,就相当于改革开发初期,我们要独立自主地生产高质量的彩电,技术上困难大,可能是劳民伤财,事半功倍,就先搞合资工厂,从国外全面引进显像管和主要的零部件,随着自己水平的提高,逐步实现了国产化,事倍功半,现在我国反而出口国外了。套一句时髦的话,这就是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可以相信,将来我们一定会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临床指南。
  同时,除了有关指南之外,对一些临床上普遍关注的问题,我们也组织一线专家制订了相关的共识或普及教育书籍,如骨转移治疗共识、规范化疼痛处理教材等等。这些工作也为今年的大会作了相应的铺垫。今年,我们在遴选专家报告和论文投稿的时候,已经开始注意侧重于自己的研究。有了自己数据、资料和专家共识等,我们就不再是简单地综述国外同行的东西,鹦鹉学舌了,而是可以大张旗鼓地宣讲上述自己的共识和研究结果。 CSCO今后一定会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促进肿瘤多学科规范化治疗。

  《医师报》:请您谈谈今年CSCO年会主题及日程安排的特点?

  秦叔逵教授:今年CSCO年会的主题是“积极实践肿瘤的规范化多学科综合治疗”,这基于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提出的,希望把规范化多学科综合治疗这个问题讲得更透彻,这一理念能深入人心。
  为了组织好本届年会,我们专门召开了几次会前会,倾听大家的意见,汲取会员们的建议。我们还注意借鉴了ASCO和ESMO的成功经验。因此,与前几届相比,今年年会组织形式上有较大的变化。
  为了突出大会主题,组委会在学术活动的安排上积极学习借鉴国际学术会议的先进经验,并注意采纳了广大会员提出的良好建议,改革创新,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按照惯例,将邀请肿瘤外科、内科、放疗科、血液科和妇瘤等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与会议代表共聚一堂,重点安排了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血液肿瘤和妇瘤等规范化综合治疗报告会和继续举办 CSCO-Merck 分子靶向治疗研讨会,全面交流有关领域的新经验和探讨新进展。将与台湾地区的肿瘤学同仁联合召开“海峡两岸临床肿瘤学新进展研讨会”,与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 (CRPC) 联合举办“肿瘤病人恶性肠梗阻规范化诊断治疗研讨会”,还将精心组织原发性肝癌分子靶向治疗、脑部肿瘤综合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综合治疗以及恶性肿瘤营养支持治疗等一系列专题论坛。为了加强与海外华人学者的学术交流与研究协作,大会组委会将特别与旅美华人血液和肿瘤专科医师学会 (CAHON) 联合举办“首届 CSCO-CAHON 联席学术研讨会”。
  设立这些专题研讨会的目的,就是可以就某一面个问题详细交流,谈的很深入。全体大会的优点是人数多,人气旺,但缺点是一个话题往往讲不深,讲不透。而有一部分会员参会的目的就是想着重关注某一个领域的进展。
  本届大会主要着眼于为广大 CSCO 会员和参会代表提供一个互相交流与研究合作的公共平台,不仅将继续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权威报告新进展和新经验,还将特别注意邀请学有成就的中青年学者讲解新观点和报告新研究。希望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学术研讨,分享知识智慧、碰撞思想火花,达成或奠基共识,积极提高我国临床肿瘤学领域规范化治疗和研究水平。
  预计参会临床医师将超过 3500 名。一大批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在内的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专家以及一些旅美华人血液病和肿瘤专家将进行学术交流,大会组委会还特别邀请了美国 Harvard 大学医学院教授和 Massachusetts 总医院乳腺癌中心主任 Paul Goss,Pittsburgh 大学医学中心的女性癌症中心主任 Adam Brufsky 教授,Taxes 大学医学院和 M.D.Anderson 癌症中心神经肿瘤科主任 Alfred Yung 教授,Johns Hopkins 大学医学院教授 John Anthony Carino和意大利 Pavia 大学教授 Camillo Port等十多位国际顶级专家进行主题报告,还有近百名欧美、日本等国家的临床肿瘤医师学者将应邀出席大会,带来临床肿瘤学领域的最新信息和研究成果。另外,我们将学习仿照 ASCO 和 ESMO 会议,举办十多场“教授见面会 (Meet Professor) ”,邀请安排著名专家与普通会议代表就国内、外肿瘤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维方法进行深入讨论和互动交流。
  经过学术委员会的认真审查,在大会投稿中已经遴选出大会优秀论文和中医药肿瘤学优秀论文各 10 篇,将在年会上 获得优秀论文奖和 口头报告;将邀请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实时点评。 同期,大会将举办抗癌新药、仪器设备和书刊展览,近百家团体会员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积极响应和踊跃参展。
  可以坚信,通过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和精诚合作,本届大会必将获得圆满成功,必是一场高层次、高水平和高质量的国际肿瘤学盛会。而 上述一系列学术活动主题鲜明、形式生动活泼和内容丰富精彩,也将成为新的亮点和热门话题,为庆祝 CSCO 十年华诞 增辉添色 。

  《医师报》:您能详细介绍一下海峡两岸专家交流专场(论坛)和CSCO-CAHON(旅美中国血液和肿瘤专科医师学会)论坛吗?

  秦叔逵教授:本届CSCO年会上,专门增设了海峡两岸肿瘤专家交流专场。今年5月份,CSCO专门组织了学术访问团,由孙燕院士和马军教授带队访问台湾,重点考察台湾地区的临床肿瘤诊断治疗的水平和规范化情况。这一方面,台湾地区比大陆要起步要早一些,所以,我们也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台湾同行的做法和先进经验,同时介绍我们的情况,加强两岸肿瘤学界的交流合作,以便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同时,为了加强与国外华人学者的学术联系,我们还与旅美华人血液和肿瘤医师协会(CAHON)联合举办了学术论坛。CAHON约有300多成员,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加,都是主治医师以上的血液和肿瘤医师,他们的层次很高,精诚团结,互相支持,在美国的血液和肿瘤界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力量。近三年,在ASCO年会上,他们非常活跃,组织了一些学术和联谊活动,世界抗癌联盟主席(UICC)、ASCO和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以及美国血液学会(ASH)的主席全都参加。目前,他们已经与CSCO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比如CAHON的现任主席袁瑞荣教授就是CSCO的执行委员。虽然CAHON成员中的许多人都加入了美国籍或获得绿卡,但他们仍然是我们的同胞,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最重要的是他们都非常热爱祖国,愿意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因此希望经常与国内有关领域的专家医师交流合作,并提供可能的帮助。

  《医师报》:“教授见面会”在今年CSCO年会上首次形式亮相,其主要目的?都能见到哪些知名专家?

  秦叔逵教授:我们学习借鉴了ASCO和ESMO年会上的“Meet the Professor”即“教授见面会” 的形式,实际上是专家教授与普通会员的联络互动。因为一些基层会员和年青会员提出要求,像吴孟超、孙燕院士、马军、蒋国梁、吴一龙教授和唐平章等一些著名的大专家,一般的基层医师总是在大会上听他和们做报告,远远地看着,就是有机会与他们在会场内、外碰面,也不好意思或不敢向他们请教和提问。基层会员和年青会员非常渴望能够有机会与这些大专家面对面地交谈。因此,我们今年在年会上安排一些这样场次,参加的不仅仅有全国著名的大专家象孙燕院士和马军教授,还有一些学有成就、非常活跃的中青年专家,如李进、王绿化、江泽飞和陆舜教授等,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学术水平高,课也讲得特别好。希望通过这种小范围的近距离的直接交流,对于专家来说不仅仅把知识传递给大家,同时还可以介绍一些自己临床和研究思路思维方法,还知道了基层医生缺乏什么,想了解什么,以后讲课可以更有针对性。另外,基层医师还可以提出一些疑难病例进行讨论。

  《医师报》:看起来今年CSCO年会将异彩纷呈,盛况空前。广大临床医师将踊跃报名参加,请问今年参会的费用如何?到目前为止的报名情况?哈尔滨方面接待工作准备就绪了吗?

  秦叔逵教授:是的,正如前面所谈的那样,今年的CSCO年会除了大的专题之外,安排了一系列的专题研讨会,会中有会,也是不同的尝试吧。希望能把这个会办得生动活泼一点。惟一的区别在于这些活动在国外会议上常常是要收费的,比如在ASCO要想参加 “Meet the Professor”即“教授见面会”,需要买票,每张75美元,而我们全部是免费的。
  CSCO是一个纯公益性组织,强调的是服务意识。CSCO的学术活动,在任何时候,对于我们的会员,无论个人会员还是团体会员,都是免费的。比如我们对于所有的团体会员都一视同仁,每家免费提供了一个3×3m的国际标准展位,而超过面积的部分,哈尔滨国际展览中心每平方米收多少钱,我们就收多少,一分钱点都不加。实际上我们还要贴钱,因为公共通道谁也不愿意出钱,那就由CSCO来出。所以说,CSCO的年会常常是不赚钱的,贴钱的,也就是把平时的积累都贴到年会上,贴给广大会员,这样可以鼓励大家参会,达到促进继续教育和学术交流的目的。当然,团体会员对于CSCO和我们的年会也给予了许多支持和帮助,双方都目光远大,致力于长期合作。
  从1997年到现在,CSCO的年会、各种学习班、培训班和论坛会从来没有安排过一分钟的旅游活动。所以,大家都知道,参加CSCO的会议不是来玩的,而是来充电的,交流提高的,因为CSCO会只讲学术,不组织旅游。其实,每年代表参会也是很累的,因为从早上7点就有学术早餐会,一直到开到晚上10点一天的会议才能结束,场场生动精彩,不忍心不听,紧张得很,这样真有些疲于奔命。但是,我们最大的难处也还是经费问题,坦诚地讲,老是贴钱,都已经贴成习惯了。因为以前参加会议的代表少啊,所以我们贴贴就没关系,现在参加会议的人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以前住招待所一般宾馆就可以了,现在都希望住星级宾馆。当然,我们仍在坚持补助会员和代表,本次会议也是给予了较多的优惠,但是当地宾馆、饮食价格上涨,这次可能要多贴不少钱。先这么做着吧,实在做不下来再说。目前,我们内部还是一种大锅饭,还没有学习、引入真正的企业管理。因为你要是收钱多了,大家就可能有意见,基层代表有经济困难,所以有的时候像在其他会上赚一点,把这个会贴一点就算了。我们预定的目标是能够收支平衡就好,但愿能够达到。

  《医师报》:听说这次会议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热情关心和有关单位的积极配合。目前,筹备情况如何?

  秦叔逵教授:本次会议由CSCO和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血液肿瘤研究中心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临床肿瘤学杂志》社、《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医师报》社和北京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通力协办。筹备过程中,得到了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卫生厅局、公安、交通以及卫生防疫等各有关部门领导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特别是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血液肿瘤研究中心以及南京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承担了许多具体会务工作。吴孟超和孙燕院士亲自指导和直接参与,马军主任更是一一操劳,廖美琳、蒋国樑、吴一龙、唐平章和于丁教授等许多专家帮助审稿,李进和罗荣城教授提出良好建议和积极落实,广大个人会员踊跃投稿,团体会员单位全力帮助,再一次体现了CSCO团结一致、同心协力的精神风貌。目前,可以说是万事皆备,一切就绪,大会组委会将在哈尔滨国展会议中心热情等待和欢迎着各位专家和与会代表的光临。

  《医师报》:在CSCO的成员中,吴一龙教授、江泽飞教授、陆舜教授和张力教授被大家被誉为肿瘤界的“四大国嘴”,今年大家是否有机会聆听他们的精彩报告?您能否透露一些消息?

  秦叔逵教授:我也听过这种说法。江泽飞教授、张力教授和陆舜教授都是天资聪慧,思维敏锐,年富力强、成就骄人的中青年专家,知识面广,口才也非常好,他们积极参加公益性学术活动,乐于奉献,为CSCO做了许多的工作和杂事。吴一龙教授要比上面三位年长一些,他讲课厚积薄发,给人以许多启迪,好象有一种“霸气”,常常使听者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他们四位今年都会出席会议,并且多次进行报告,值得期待。实际上,在临床肿瘤学领域,除了这四位专家外,还有不少专家也非常活跃,非常智慧,非常认真,在学术界影响广泛,讲课水平很高,比如王绿化、李进、王杰军和朱军教授等,他们也将有精彩报告。
  有人说,CSCO年会好比是肿瘤学界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众所周知,对于“春节联欢晚会”家喻户晓,常常每个演员都希望上去表现(SHOW)一番,不要钱都要SHOW,图个人气和名气。经过10年的惨淡经营,每届CSCO年会人山人海,规模超过万人,人气很旺,称得上是国内医学界第一,业界影响巨大而深远,也已经形成大品牌和大气候了!为了节约成本,通常我们只付一点点的讲课费,实在是微不足道,可大家还是愿意讲,愿意进行学术报告。这主要是专家学者的公益和奉献精神,教学相长,另外,也是自己的闪亮登场或者说是隆重亮像,“不赚钱可以赚吆呵”。所以,也有人说,如果连续有个2、3年在CSCO年会上不见露面,既没有学术报告也没有论文交流,往往在肿瘤界的学术影响就明显地变淡了,甚至逐渐消失了。当然,这也是广大会员对于CSCO年会的认可信任和高度评价,我们更要珍惜。

  《医师报》:我们得知,吴孟超院士和孙燕院士都将出席本次盛会,您可以向广大医师再介绍一下他们吗?

  秦叔逵教授:关于吴孟超院士和孙燕院士,我想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两位院士对我国肿瘤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和关键性引领作用,可谓功勋卓著。作为CSCO的主要领导和大会主席,他们当然都会出席本次大会,并且亲自做主题报告,让我们期待着。在此,就不再细说了。
  有一点需要说明,吴孟超院士和孙燕院士多次提议:老一代专家年事已高,主要是把握大局、运筹帷幄和指挥若定,不可能再象以前那样冲锋在前了,因此特别需要注意积极选拔、培养和推出年青一代。所以,CSCO有意识地对思维比较活跃,刻苦努力,非常愿意和积极献身公益学术活动,并且展露头脚的年轻医师学者予以重点培养。尽管他们刚刚出道,但还是把他们推上来,想当年江泽飞教授、陆舜教授和李进教授都是这样起来的。本届大会上,我们也特别邀请和推荐了一批新的专家,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医师报》:每逢开会,总有许多医药公司和医疗设备厂家参与,您能否预期一下今年的会议将有多少厂商参与? CSCO会如何保证学术交流和市场推广之间的均衡?

  秦叔逵教授:哈尔滨这次大会,有近百家医药公司和医疗设备厂家参加。围绕今年大会,已经知道的CSCO团体会员在同时开的学术卫星会29场,还有编委会、临床研究协调会和研讨会40多场,形成一个很好地氛围。因为哈尔滨市地处东北,路途遥远,我们原来预计大约有2000名医师参会,但发现最近升温了,初步预计医师代表加上公司厂家的员工,可能在1万2千人- 1万4千人。CSCO最大的一个会在2004年的昆明会议,共有1万5千人参加。欢迎你们去亲自感受一下,CSCO年会的规模甚至比欧洲肿瘤大会(ESMO)还要大。ESMO的主席曾经参加过CSCO年会。他以前没有来过中国,一开始并不知道中国的肿瘤会议情况和学术水平,总觉得中国很落后,学术水平也差。结果2004年,应邀参加我们的青岛年会,他一见到青岛城市那么繁华漂亮,就大吃了一惊,而到了会场后,更是大吃一惊。后来他说,我们的会议比他们办得好。他们ESMO的欧洲肿瘤年会,我去过好几次,规模并没有我们的大,参加的医药公司和医疗设备厂家也稀稀拉拉,当然他们的学术报告和论文比我们的质量高一些,值得认真学习。
  当然,我们与参加会议的医药公司和医疗设备厂家都有明确的协议,会议期间绝对不允许把参加会议的医师代表拉出去活动或者参加旅游。这些年来,在CSCO历届会议上,参展的医药公司和医疗设备厂家基本上都是遵守有关协议的,特别是CSCO的团体会员单位更是识大体、顾大局、很讲学术的。相信本次也是一样。这些也是我们办好会议的保证,因此,非常感谢他们的支持学术活动、热心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