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11248在伊马替尼治疗无效的胃肠道间质瘤中显示较好的疗效

发布时间:2012-05-30 浏览次数:482次 来源: 作者:
  2005年ASCO年会上报告了一项新的研究结果,证实在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后无效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中,新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U11248(Sutent)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尽管胃肠道间质瘤相对罕见,但这项研究为其他实体瘤伊马替尼耐药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药物。

  伊马替尼虽能抑制多条酪氨酸激酶受体通路,但其治疗后诱发的激酶受体突变常常导致耐药的发生。SU11248能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等多条酪氨酸激酶通路。在早期研究中显示出较好的活性,Dr. Demetri和他的同事们研究了其在伊马替尼治疗已无效的GIST患者中的效果。他们开展了一个双盲、III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比较SU11248和安慰剂在伊马替尼治疗后病情进展或者难以耐受其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共入选312名患者,治疗组208名,对照组104名。治疗方案为50mg/d口服四周停两周,六周为一疗程。若发现患者疾病进展,即刻解盲;若为安慰剂组患者,则接受治疗组方案治疗。中期研究结果发现,对照组肿瘤进展时间平均1.5个月,治疗组6.3个月,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研究者利用CT和PET检查来评价患者对治疗的反应。CT显示原发病灶大小没有明显变化,但PET扫描发现转移灶明显缩小。

  Dr. Lichtenfeld认为,这个研究是推动靶向治疗进一步发展的又一范例,能帮助我们了解肿瘤细胞如何突变以及针对突变进行治疗。目前靶向治疗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进行疗效评价。传统治疗中,“有效”的定义是肿瘤缩小至少50%或完全消退,但在靶向治疗中,我们把肿瘤不进展和从稳定到进展的时间也包括在疗效评价中,在上述临床试验中正是应用了这一标准,而且发现这些指标的确是具有实用性。Dr. Warren A. Chow指出,该研究为伊马替尼治疗无效的GIST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措施,我们虽不能完全治愈这些病人,但能够延长他们的生命。


(彭俊杰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