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接受过一个或两个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NSCLC:埃克替尼Ⅲ期研究公布疗效达到研究终点

发布时间:2012-06-27 浏览次数:800次 来源: 作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临床药理基地和国家新药(抗肿瘤药)临床研究中心孙燕院士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张力教授等联合开展的一项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评价了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治疗既往接受过一个或两个化疗方案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于2010年4月中旬已达到方案规定的至少75%的受试者观察到终点事件的试验终结点。第一次揭盲已完成,A和B组间各人口学资料、吸烟、PS评分、疾病分期、病理分型、化疗史等方面均衡性较好,针对主要终点指标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次要终点指标的统计分析工作正在进行。第二次揭盲确定A/B两组分别对应的药物。
      盐酸埃克替尼(Conmana)是一种口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属国家Ⅰ类新药,化学结构上和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相似。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盐酸埃克替尼不论在分子、细胞水平对EGFR酪氨酸激酶的抑制,还是在细胞株、动物水平的抗肿瘤活性,都有很强效应。在完成Ⅰ~Ⅱ期临床、获得必要的临床数据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本研究。
      主要研究目的:比较埃克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PFS。次要研究目的包括:(1)比较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治疗NSCLC患者的总生存期(OS);(2)比较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治疗NSCLC患者的总体客观肿瘤缓解率(ORR);(3)比较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治疗NSCLC患者的疾病控制率;(4)比较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治疗NSCLC患者的至疾病进展时间(TTP);(5)比较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治疗NSCLC患者的肺癌症状和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6)比较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治疗NSCLC患者的安全性。
      研究入组400例既往接受过一至两个的化疗方案,局部晚期或转移的NSCLC ⅢB/Ⅳ期疾病进展的患者。研究组及对照组各200例。采用计算机支持的网络互动式随机化系统(IWRS),使两组的性别、病理分型、PS评分和疾病分期等影响预后的重要相关因素保持均衡。
      根据Ⅰ~Ⅱ期研究结果,确定对照组及治疗剂量。研究组:盐酸埃克替尼片125 mg,吉非替尼250 mg安慰剂。对照组:埃克替尼片125 mg安慰剂,吉非替尼250 mg片剂。盐酸埃克替尼片及安慰剂,每日3次,每次1片;吉非替尼及安慰剂,每日1次,每次1片,均为口服,用药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性反应。
      为保证疗效判断质量,本研究设有独立疗效评价委员会,负责在盲态下对所有受试者的客观影像学资料进行独立评价,每位受试者的最终疗效结果以其评价标准。
      主要终点指标PFS的非劣效性检验将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并进行Kaplan-Meier法分析比较两组的生存曲线和Log-Rank法的统计学检验。对于不良事件,按照NCICTCAE 3.0版的标准。

摘自《医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