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tedanib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4-01-20 浏览次数:887次 来源: 作者:

IIILUME-lung 1研究评估了多西他赛联合nintedanib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曾在2013ASCO会议公布,结果发表在20141月的thelancet在线版。

  
来自27个国家211个试验中心的在一线化疗后进展的IIIB期或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被纳入了研究。根据这些患者的ECOG状态、既往是否应用贝伐单抗治疗、组织学类型和是否出现脑转移的情况进行分层,然后应用计算机生成的序列通过一个交互式的第三方系统将患者按1:1的比例分配到两组中。


研究流程图

  试验组应用多西他赛75 mg/m2d1,静脉滴注+nintedanib 200mgbid,口服,d2-21;对照组第一天应用多西他赛75 mg/m2d1,静脉滴注+安慰剂。每3周一疗程,重复进行,直至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疾病发生进展为止。研究者和患者都不清楚分组的情况。

  
主要研究重点是无进展生存期,每个研究中心独立进行评估、并在所有患者中714起事件发生后进行意向治疗分析。其他的次要研究终点是总生存期,在1121起事件发生后进行意向治疗分析。我们按照预先设定的顺序逐步分析:首先分析一线化疗后9个月内发生进展的腺癌患者,然后分析所有腺癌患者,最后分析所有类型癌症患者。

  
20081223日至201129日之间,655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试验组(接受多西他赛+nintedanib治疗),659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对照组(接受多西他赛+安慰剂治疗)。在平均随访时间7.1个月(四分位数间距3.8-11)时进行初步分析。

  
与对照组患者(平均无进展生存期为2.7个月,95%CI2.6-2.8)相比,试验组患者(平均无进展生存期为3.4个月,95%CI 2.9-3.9)的无进展生存期明显延长(优势比[HR] 0.7995% CI 0.68-0.92, p=0.0019)。(见下图A

  我们对一线化疗后9个月内发生进展的腺癌患者平均随访31.7个月(四分位数间距为27.8-36.1)发现,与对照组的199位患者(总生存期的中位数为7.9个月,95%CI 6.7—9.1)相比,试验组的206位患者(总生存期的中位数为10.9个月,95%CI 8.5—12.6)的总生存期明显延长(HR 0.75,95% CI 0.60-0.92,p=0.0073)。我们对所有腺癌患者进行分析时发现了相似的结果。试验组332人,总生存期的中位数为12.6个月(95%CI10.6-15.1);对照组336人,总生存期的中位数为10.3个月(95%CI8.6-12.2),优势比为0.83(95%CI 0.70-0.99,p=0.0359)。(见下图A+B


  但是在所有类型的癌症患者中,我们并未发现相似的结果,试验组患者总生存期的中位数为10.1个月(95% CI 8.8-11.2),而对照组患者总生存期的中位数为 9.1个月(95%CI 8.4-10.4),优势比为0.94 (95%CI 0.83-1.05, p=0.2720)。(见下图C


  试验组患者
3级及3级以上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更为常见:试验组患者腹泻的发生率为43 /6526.6%),而对照组患者腹泻的发生率为 17/6552.6%);试验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可逆性升高的发生率为51/652(7.8%),对照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可逆性升高的发生率为6/6550.9%);试验组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可逆性升高的发生率为22/6523.4%,而对照组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可逆性升高的发生率为3/6550.5%)。试验组中35位患者、对照组25位患者死于与疾病进展有关的不良反应;最常见原因为败血症(试验组7人,对照组1人)、肺炎(试验组2人,对照组7人)、呼吸衰竭(试验组4人,对照组0人)和肺栓塞(试验组0人,对照组3人)。

  
对于曾接受过一线化疗(铂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多西他赛+nintedanib是一种有效的二线化疗方案,尤其是对腺癌的患者更是如此。

  
信源地址: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onc/article/PIIS1470-2045(13)70586-2/fulltext

 

(转载自医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