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7日到21日,第十七届全国临床肿瘤大会暨2014年CSCO学术年会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召开。本次大会主题是“提升规范水平,拓展国际视野”,尤其是后者,加重了“国际化”的笔墨。
医脉通记者有幸在会议期间采访到了CSCO现任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吴一龙教授。吴教授就本次大会亮点,靶向MET治疗NSCLC,LUX Lung6研究最新结果启示,以及CSCO未来发展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以下是详细内容:
医脉通:吴教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医脉通的采访。今年是CSCO成立十七周年,大会已经走过了17年的历程。作为大会主席,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本次大会在选取主题以及其他设置上,与往届相比有哪些不同或者亮点?
吴一龙教授:亮点一:在本次会议开始之前,每天有一个“President's Corner”栏目。在这个栏目中,作为大会主席我提前预告大家会有哪些亮点。所以“President's Corner”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是今年的亮点之一。
亮点二:本次会议的学术性非常突出,这是所有参会者的共同感受。有很多人跟我“抱怨”会场太小了挤不进去。为什么大家会觉着会场太小?就是因为本届大会内容非常吸引人,学术性非常好。
从去年接任CSCO的主任委员后,我的第一项任务是如何办好每年一次的CSCO年会。在筹备过程中,我们吸取了很多国际大会的办会经验。
首先,大会主要成员组成几个“track”。涉及到每个专业的话,都是由这个领域最顶级的专家设计这个“track”的几个会场。每个会场的主题是什么,这个主题是由哪些专家演讲比较好,这些过程都经过反反复复的讨论,这些讨论已经达到100多次。这些促成了今年CSCO会场的几个特点:第一是重复性非常小,第二是演讲内容非常新鲜,第三是学术性好,代表了最前沿进展。
亮点三:就是我们的“international track”。本届大会的国际专场分量是非常大的,从会议第一天到最后一天,都有国际专场,包括19号下午的全体大会,都是国际化色彩非常明显。我们的“Keynote Speech”请的是国际上非常著名的专家,大会优秀论文也授予了一位外国学者。为了照顾我们国内的CSCO参会人员,大会采用了同声翻译。这些都是在促进国际化,我们发现,会议国际化成功的程度超乎想象。明年我们会加强这部分的工作,和更多的协会加强合作。
医脉通:近年来,c-MET基因扩增成为常见恶性实体瘤特别是NSCLC精准治疗的研究热点。请您介绍一下目前靶向ME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取得了哪些进展?
吴一龙教授:c-MET通路是今年整个大会设计上突出的一个亮点。我们之所以关注这方面内容,是因为c-MET的研究之路已经走了30多年。在这30多年的研究过程当中我们发现c-MET里面还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直到最近一两年,我们才发现有些靶点有新抑制剂出现。但是这些只是刚刚出现的结果,可以描述为“小荷才露尖尖角”。
然而,作为引领中国临床肿瘤研究的学会,CSCO必须要对这些新出现的研究给予关注,让更多的研究者投身到相关的研究中。只有这样c-MET的研究之路才能走的更顺更好。关于c-MET,我们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期待后续的结果。
医脉通:在本次大会中,您对LUX Lung6研究中初治的EGFR突变NSCLC中国亚组患者进行了汇总分析,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结果?对未来中国EGFR突变NSCLC患者的治疗带来哪些启示?
吴一龙教授:LUX Lung6研究发表之后,其结果已经非常清楚,即LUX Lung6能够延长患者的总生存,对19外显子非常有效。
19号下午全体大会上,我做的关于LUX Lung6亚组分析报告,最大的特色是回答了一个问题:一项来自全球的,甚至是亚洲地区的研究,对中国人是不是有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因为东亚人的基因谱的改变,与西方人是不同的。由于存在这种不同,把西方的数据直接用到中国人身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所以,在我发表的这个报告中,非常重点强调了,我们把LUX Lung3、LUX Lung6中所有中国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数据集中在一起分析,看看结果到底是怎么样的,这是昨天该项研究最大的特点。
通过汇总分析,我们发现总体上结果是一致的,均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因此昨天我的报告非常清晰,且毫无异议的告诉大家,中国的肺癌病人也同样适合第二代阿法替尼的治疗。
医脉通:十多年来,CSCO不断发展壮大,为推动中国肿瘤事业的发展作出突出的贡献。作为CSCO的领军人物,您对CSCO未来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期许和展望?在与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有哪些计划?
吴一龙教授:我们可以看到,和ASCO,ESMO相比,CSCO在学术上的差距还是蛮大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此,未来学会的发展,未来的国际化,应该重视会议的学术质量,希望有一天全球的临床研究者们认为,在CSCO上发布个人的研究结果是一种非常荣幸的事,那就是我们的目的,就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道路。
今年,我们邀请了很多学会的专家。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走出去。大家也看到近一两年,在ESMO,JSMO等各大学会举办的大会上都有我们共同的论坛,这样会促进CSCO在全球位置的提高。这种联合方式,会让更多人听到我们中国的声音,这样在提高质量上有了保证。我相信未来国际化这条路我们还会走的更好。
医脉通:再次感谢吴教授接受医脉通的专访。
会议专题》》》第十七届全国临床肿瘤大会暨2014年CSCO学术年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