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论道:SOFT试验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发布时间:2015-01-04 浏览次数:418次 来源: 作者:

“北方乳腺沙龙年度回顾”会议于2014年12月27日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北方乳腺沙龙”以“国际进展 中国进步”为主题,围绕乳腺癌治疗的四个方面——外科治疗、转化医学,早期及晚期治疗展开讨论,并重点探讨了刚刚落幕的第37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中的热点研究。会上最受关注的重磅研究之一还是SOFT试验,医脉通就SOFT试验的结果及意义分别采访了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乳腺病中心王永胜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陆劲松教授,以下为详细内容:


资讯详情:“国际进展 中国进步”——北方乳腺沙龙年度回顾


SOFT试验简介


SOFT研究自2003年12月至2011年1月共纳入3047例患者,按入组前是否接受化疗分层,并随机分成3组,分别予以他莫昔芬、他莫昔芬+OFS、依西美坦+OFS治疗5年,以无疾病生存(DFS)为主要研究终点,中位随访时间≥5年。研究采用意向性分析(ITT),主要对比他莫昔芬组与他莫昔芬+OFS组,以期评价增加OFS是否可改善DFS。同时,研究者还比较了依西美坦+OFS组与他莫昔芬组。从总体上看,绝经前期人群并未从增加的OFS中显著获益,甚至部分患者采用他莫昔芬单独治疗时效果更好。对于入组前已接受化疗但仍处于绝经前期、有充分复发风险的女性,他莫昔芬+OFS可减少复发。在35岁以下女性中OFS的获益更加突出。另外,依西美坦与OFS联合可进一步减少高危人群的复发。OFS增加了绝经期症状、抑郁、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资讯详情:[SABCS 2014]卵巢抑制加他莫西芬使乳腺癌复发风险降低


您认为SOFTⅢ期研究的数据对绝经前早期乳腺癌治疗带来哪些启示?哪些患者可以从卵巢功能抑制治疗中获益?


专家点评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乳腺病中心  王永胜



这是一个大家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对于绝经前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卵巢抑制的作用如何一直受到大家关注。最新公布的SOFT试验以及今年ASCO公布的SOFT和TEXT联合试验分析结果为绝经前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策略带来了一些很好的循证医学的证据。SOFT试验最新公布的结果无疑将改变临床实践。一些学者会说SOFT试验整体结果是阴性的,增加卵巢功能抑制并没有改善患者生存。但通过对同期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上的SOFT研究全文进行详细阅读之后,我们能够看到SOFT试验最初设计时,样本量和5年无病生存都是依据35岁左右患者来进行设定的。但在实际入组的患者中,有很多35岁以上甚至45岁以上的患者,而35岁及35岁以下的患者只占10%左右,严重影响了预计出现的事件数和治疗获益。但是在SOFT试验中,依据患者是否接受化疗进行分层分析,对于不需要接受化疗的复发风险比较低的患者,加入卵巢功能抑制并没有改善患者生存,提示对于40岁以上复发风险比较低的患者,5年或者5年以上他莫昔芬可能仍是标准治疗。


另一组人群是复发风险比较高的,按照目前的专家共识或者指南,这些患者需要接受辅助化疗,因为有比较高的复发风险。那么如果这些患者接受化疗后仍然没有绝经的话,加用卵巢功能抑制,是能够获益的,5年的绝对获益是7.7%,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字。大家知道,ATAC和BIG1-98在绝经后患者中对比5年芳香化酶抑制剂和5年他莫昔芬的疗效,用作绝经后的辅助治疗,其5年绝对获益只有3.0%,而3.0%改变了临床实践,即对于绝经后患者芳香化酶抑制剂为首选治疗,他莫昔芬退到次要位置。而SOFT研究对于有较高复发风险的患者能够降低乳腺复发风险,绝对获益是7.7%,与3.0%相比更有说服力,获益会更大。


在圣安东尼奥乳腺癌会议以后,对于SOFT试验结果国际上有越来越多的支持、认可或者肯定的声音。两天前,圣安东尼奥发表的best of 2014 SABCS中第一个就提到了SOFT试验,将SOFT试验定义为能够改变临床实践的实验结果。我认为,该试验结果对中国乳腺癌患者会有更大的获益。因为整体上中国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比西方小,有更多绝经前患者。在临床实践中,35岁以下患者应该选用卵巢功能抑制+内分泌治疗,对于35-40岁乃至40岁以上且有比较高复发风险的患者,如果化疗后仍没有绝经的话,我们可以综合考虑患者治疗的获益、治疗的不良反应,适当情况下也可以给患者推荐卵巢功能抑制。


江苏省人民医院  殷咏梅



对于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过去认为5年的他莫昔芬是经典的治疗方案,后来随着一些临床研究的公布,对于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5年的他莫昔芬延长到十年能达到更好的获益。那么有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呢?今年圣安东尼奥乳腺癌大会SOFT III期临床结果又给这部分患者更多的选择,即加用卵巢功能抑制的同时,给予芳香化酶抑制剂或者是他莫昔芬,要优于单纯的他莫昔芬,尤其是对于高危患者,特别是年龄<35岁的患者,这部分患者的获益更加明显。对于低危患者而言,这种治疗并没有带来更多获益,单纯的他莫昔芬的治疗就够了,这是从这个研究中得到的启示。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陆劲松



这是目前全球乳腺癌研究者都非常关心的话题,关于这个话题的争论也是有史以来时间最长的。随着ASCO上公布了SOFT和TEXT联合分析结果,接着这次圣安东尼奥会议又公布了SOFT试验结果,使得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比以前更进一步。如果从联合分析扩大样本来看,卵巢抑制,尤其是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确实是要好于卵巢抑制联合他莫昔芬。今年刚刚公布的SOFT结果显示,在年轻乳腺癌患者卵巢抑制效果非常明显。这让我们回头反思,以前指南上的推测是很正确的,年轻乳腺癌患者可能是卵巢抑制加上内分泌治疗这种治疗方案获益最大的人群。


浙江省肿瘤医院  王晓稼



这项SOFT试验结果我们期待很久了。在今年ASCO上还公布了SOFT和TEXT联合分析结果,显示对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AIs优于卵巢功能抑制剂+他莫昔芬。对于这样的联合分析,实际上忽略了一个问题,目前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标准方案还是他莫昔芬,而联合分析绕开了这个问题。而SOFT试验实际是想解决这个问题。SOFT试验中分为3组,一组是标准的治疗,即化疗后用他莫昔芬五年,另外两组分别是卵巢功能抑制+他莫昔芬,卵巢功能抑制+依西美坦,后两组是真正想要研究的。这样的设计是为了看看额外的药物是否有效。尽管SOFT和TEXT联合分析结果显示,卵巢功能抑制+依西美坦优于卵巢功能抑制剂+他莫昔芬,但实际上SOFT试验的结果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它认为这三组是一样的。SOFT试验是阴性结果,实际上对临床实践是没有改变的。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前早期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还是以他莫昔芬为标准。当然在SOFT试验的亚组分析中我们还是看到一些获益,我们临床实践中也正在尝试,比如说年龄比较小的患者(研究中认为35岁以下),化疗后没有闭经的患者,或转移淋巴数比较多的患者,也就是高危的患者,卵巢功能抑制剂+他莫昔芬还是有一些获益的趋势。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认为这样的治疗方案临床中也是可以考虑的。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北方乳腺沙龙年度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