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乳腺沙龙年度回顾”会议于2014年12月27日在北京成功召开。医脉通有幸采访到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疾病中心的刘荫华教授。刘教授从第37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上的热点研究出发,针对该如何解读国际规范来指导中国实践这一问题,进行了精彩讲解。
医脉通:祝贺刘教授,医学参考报乳腺病频道编委会正式成立了,我们注意到医学参考报之前设置了肿瘤学频道,而现在又专门设置乳腺病频道,请问这样设置的初衷是什么?对更好的促进我国乳腺病临床诊治有什么样的积极意义?
刘教授:非常感谢医脉通的专题采访并分享我的想法。北方乳腺学术沙龙已经成立了11年。当年,面对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乳腺肿瘤,临床医生亟需建立一个多学科合作和可以共同进行学术探讨的专业平台。在张嘉庆教授等一批老专家的倡导下,由江泽飞教授组织完成了北方乳腺学术沙龙的建立。在这个沙龙层面多学科专家得以在一起学习、讨论和分享彼此的临床实践过程。我只是在后期才有幸参加学术沙龙活动,仍感获益良多。十余年的沙龙历程见证了乳腺癌诊治理念逐渐清晰的跨越过程。再过十年,我们一定会明白更多的事情。
时值ASCO成立50周年,援引医脉通报道2014年ASCO会议中一位资深编委的话,深刻反映了乳腺癌诊治历程中理念的日新月异,“如果1964年ASCO刚成立时的一位肿瘤学家,通过时光胶囊穿梭到2014年ASCO年会,即使她认为自己到了另外一个宇宙也不觉得奇怪”。今天,历史上北方乳腺沙龙的形式也正在获得各个专业的高度认同,成为完成多学科合作(MDT)、共同探讨疾病诊治的合作平台。由卫生计生委主管,专门报道医学相关内容的国家期刊《医学参考报》确定在肿瘤频道之外又单独设置了《乳腺病频道》说明了这个专业领域需要有专门的副刊进行学术交流与学术支持平台的必要性。依据以往北方沙龙的基础和经验和老一代专家的支持,主编江泽飞教授领军的《乳腺病频道》汇集了国内肿瘤内科、外科、放疗科等多学科的著名专家参加,可以预见这份刊物将不仅仅具有专业基础,而且将更加涵括综合学科的内容特色。乳腺肿瘤科医生在这个刊物中不仅仅可以知晓乳腺肿瘤专业最新的知识内容,更能明确面对乳腺癌这样一种预后相对较好、生物学特性非常复杂的疾病应该如何思考和规范临床治疗。
医脉通:近年来,有一种认识“乳腺癌患者对侧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降低,但是,临床预防性对侧乳房切除术(CPM)的使用比率在显著增加”。可否请您谈一谈CPM在中国的应用现状,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刘教授: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似乎没有突出的变化,似乎也包括了对侧乳腺癌的发病率。记者所提及的问题也可以联系到对于刚刚结束的美国圣安东尼奥会议中的一些问题一起回答,那就是面对国际会议以及文献刊登所涉及的研究报告、新产生的研究思路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如何反思,如何在中国实践。江泽飞教授在这次沙龙中也讨论了如何正确认识国际规范和中国实践之间关系的问题。
目前,中国学者已经走出国门对国际学术活动越来越关注,这些关注既带来了新的知识和内容,让学术界共同分享讨论。也需要对于国际研究的结果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实际上面对各种疾病对人类的危害,医学界一直在不断的探索治疗的方法,在医疗实践中发现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基础层面以及临床层面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某个阶段性的认识,并对这些局部的认识加以报道,并由报道的结论引申出新的研究方向,再进入试验阶段或获得更新的认识。但是,这些研究报道多数真的不足以指导临床实践。我国的临床医生应该避免标新立异、似是而非和牵强附会。在全世界范围内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每天都会发生了一些值得关注的事情,包括NCCN指南的更新,关于乳房切除后重建的问题,也包括关于对侧乳房的切除问题。我们不可能都知晓并对这些新事物加以实践。关于预防性切除对侧乳房的适应证就是对侧乳房癌高罹患率的家族遗传性乳腺癌。而不是绝对适应证的病人也有人在做,也有文献报道。但这仅仅是少数人的探索,绝对不能把它作为方向拿到中国应用到临床。我个人无法提出应该或者不应该这样肯定的答复。但是,预防性对侧乳房切除我个人持谨慎态度,不同意适应证的扩大。医学技术应该首先考虑病人是否获益,而非医生是否可以完成。对人类带来获益才是合理的。
医脉通:SABCS会议上报道的一项研究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评估了间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Str-TIL)对化疗/化疗+靶向治疗的预测价值。您如何看待这项研究?这项研究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带来哪些启示?
刘教授:探索药物疗效预测信息并用来指导临床实践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和方向。回顾历史,十几年前已经有TIL细胞对胃癌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报道。今天,研究人员把研究对象限定在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通过对这部分患者进行联合靶向药物的新辅助治疗观察TIL细胞变化对预后的影响。靶向药物作为非细胞毒药物,其作用机制是引起肿瘤细胞的凋亡。在该过程带来TIL细胞的变化对预后的影响可能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证实。已经明确HER2阳性乳腺癌可以从靶向治疗中获益是大的原则。但是,从病理学看乳腺癌是异质性非常强的肿瘤。而TIL细胞能否在新辅助的抉择或疗效的预测方面发挥作用,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研究来验证。
本次圣安东尼奥会议没有重大突破性的进展并引发乳腺癌治疗办法的更新,我认为这是正常的。针对一个疾病研究领域的整体发展过程中历时5年或者10年能出现一些研究方向性进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回想2010年公布的AJCC TM分期第七版更新、HER2阳性诊断标准的更新,ER、PR阳性判定标准的更新都带来了治疗理念的原则性的变更。可能再过5年会出现更多新的东西能够带来治疗过程中的改变。
医脉通:谢谢刘教授的精彩讲解。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北方乳腺沙龙年度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