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当地时间2015年5月31日下午3点,结直肠癌口头报告专场的第一个报告迎来中国讲者,中山大学第六医院的汪建平教授走上ASCO讲台进行口头报告。汪建平教授和邓艳红教授担任主要研究者的FOWARC研究是今年唯一入选ASCO年会口头报告的中国研究,该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探讨了mFOLFOX6加或不加放疗用于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
汪建平教授在做口头报告
研究设计
研究在中国的15个中心进行,患者入组标准为:距肛门边缘12cm以内的直肠腺癌患者;年龄18-75岁;T3/4和/或N+;通过MRI分期(如果无MRI,用EUS+CT代替);肿瘤预计可切除(R0/1);ECOG 0-1。
患者被随机分为三组接受术前新辅助治疗:A组为5-FU联合放疗(RT 46-50.4Gy);B组为mFOLFOX6联合放疗(RT 46-50.4Gy);C组为单独的mFOLFOX6治疗。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3年无病生存率(DFS),样本量估计为每个治疗组165人。次要终点包括病理完全缓解率(pCR),R0切除率,保肛率,局部复发率,总生存,生活质量,毒性,预测性生物标志物。
研究结果
2010年6月至2015年2月期间,共有495名患者被纳入研究(每组165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主要研究结果
表2 术前CRT/CT:安全性和并发症
表3 手术并发症
表4 亚组分析:低位直肠癌(距肛缘5cm内)患者结局
研究结论
研究发现,与5-FU化疗相比,采用mFOLFOX6同步放疗用于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时,可提高pCR率,获得良好的降期,毒性轻微升高;而当mFOLFOX6单独作为新辅助治疗方案时,与5-FU为基础的放化疗相比,具有相似的R0切除率,相似的良好缓解率,更低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在低位直肠癌亚组中也有相似疗效。
研究意义
研究结果表明,mFOLFOX6同步放疗用于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具有可行性,可获得更高的pCR率,以及良好的降期(ypT0-2N0),mFOLFOX6联合放疗可能会取代5-FU成为标准治疗。约35%患者可能不需要放疗就能很好的进行手术治疗。
会议专题》》》2015年ASCO年会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