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期JAMA Oncology发表了一份大样本观察性研究,并对该研究进行了述评。研究认为,对于原位导管癌的检测与治疗策略,均有必要进行更新。医脉通编译。
一项包括了10万以上原位导管癌(DCIS)患者的观察性研究得出了“令人瞩目的”新结果。一些专家认为,对于DCIS的管理,现在已“是时候改变了”。
研究进一步推动了“一个逐渐兴起的观点: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关于DCIS的检测与治疗策略”。加利福尼亚大学的Laura Esserman博士和Christina Yau博士写道。研究显示,在接受了一系列DCIS治疗之后,患者的乳腺癌死亡率很低(3.3%,20年死亡率)。放射科医生和外科医生起码需要放慢他们的速度了。“我们不应当再对患者说,DCIS很严重,必须在确诊后两周内进行根治性手术。”大约20%的患者(白种人及黑种人中的年轻患者和/或伴有特定肿瘤特征的患者)适合接受这种“积极的”治疗。但对于大部分患者,应考虑其它治疗方式:内分泌治疗或仅使用观察和预防干预治疗(低风险病变患者)。
多伦多大学女子学院医院的Steven Narod博士也建议改变DCIS患者的管理。
首先,他解释道,在治疗DCIS方面存在两个“可以满意的”目标:1、防止局部浸润性复发;2、防止由于乳腺癌死亡。“如果是为了防止乳房内复发,放疗和乳房切除术就是合适的治疗手段。如果是为了防止由于乳腺癌死亡,最好的方法则是观察和等待,直到出现浸润性复发后再开始化疗。”
但是这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悖于标准疗法——乳房切除术序贯放疗。
结果出人意料但确实可信
Narod博士的团队的研究包括了监控,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SEER)中自1988至2011年间,确诊为DCIS的108000例患者数据。平均随访时间为7.5年。研究剔除了包括死因在内的一部分信息,然后将DCIS女性患者与普通人群间死于乳腺癌的风险进行了比较,并采用包括年龄和治疗方式等一系列影响因素,评估了由于DCIS死亡的危害比HR。
结果出人意料:20年乳腺癌特异性死亡率为3.3%。这个结果要低于过往研究结果,虽然差距不大。然而,具有特定特征的患者20年乳腺癌死亡风险却有所增高。例如:35岁以下确诊的患者死亡率要高于35岁以上患者(7.8% vs 3.2%; hazard ratio [HR], 2.58; P<0.001);黑种人患者比白种人患者死亡率更高(7.0% vs 3.0%; HR, 2.55; P<0.001)。
在乳腺癌中与高死亡率相关的因素同样制约着DCIS,如雌激素受体情况、级别、大小(>5cm)及粉刺型坏死。这些因素都已被研究证实,比如高级别DCIS患者死于乳腺癌的可能性是低级别患者的1.88倍(P<0.001)。
总之,约有20%的DCIS确诊患者伴有以上一种或多种特征,而这些特征又与乳腺癌死亡高风险相关。
同样的,研究显示……
敬请关注 原位导管癌的管理,是时候更新了?(下)
参考文献:
1. Breast Cancer Mortality After a Diagnosis of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JAMA Oncol. August 20, 2015.
2. Rethinking the Standard for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Treatment. JAMA Oncol. August 20, 2015.
原文编译自:Large DCIS Study Is 'Compelling Case' for Change. Medscape, August 20,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