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粒子,大作为|第15届全国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学大会侧记

发布时间:2015-11-10 浏览次数:698次 来源: 作者:

民族创新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116-8日,第十五届全国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学大会在河北沧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放疗、介入、外科等领域的500余名专家和代表冒着大雪到会,一天半的时间里分享了近30场高质量学术报告,共同讲述和聆听“小粒子”在肺癌、食管癌、肝癌、胰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不同肿瘤治疗中的“大作为”


主席台就坐的中外嘉宾


开幕式现场


会场全景 


正如一位来自地方省级医院的放疗科主任在大会上所言,“过去我们不了解粒子,看到有些同行在手术台上给患者‘穿葫芦串儿撒盐(编者注:两种不规范使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的通俗说法),感觉简直是瞎胡闹。但今天听了各位专家的报告,才知道真正的粒子治疗是怎么回事,原来的确有这么好的临床疗效,感觉我们对粒子的误会的确很深。

 

全国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学大会召开的15年,也是大会主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疗科主任王俊杰教授率领团队为粒子事业的发展艰苦奋斗的15年。岁月染白双鬓,当初的青年已熬炼成中年,这位生长于内蒙古大草原的壮汉依然有着当年成吉思汗那样的雄心壮志,他在7日上午举行的大会开幕式上说:

 

“今后的粒子学研究与发展,一是要走多中心,绝不能再像过去手工作坊式的个体户打法,散兵游勇的方式一定要摒弃!二是要规范,从病例入组到研究结果的分析,所有的流程和步骤要遵守国际通行的法则。我们的目标,是让世界认可中国的粒子研究!”


王俊杰教授在开幕式上发言


开幕式上举行了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粒子治疗学组换届仪式,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影像与微创介入中心张福君教授接力王俊杰教授,成为新任主任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院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申宝忠教授因大雪航班取消未能前来,由该院血管介入科杨坡教授代为颁发证书。


杨坡教授(左)代替申宝忠教授为张福君教授(右)颁发主任委员证书


本届大会上成立了泛京津冀一体化放射性粒子精确治疗(多中心)协作组,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党总支部书记、北京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田宝朋教授为协作组组长王俊杰教授颁发了证书。


田宝朋教授(右)为王俊杰教授(左)颁发协作组组长证书


本届大会同时也是第三届全国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护理学大会、粒子治疗一站式解决方案平台上线发布仪式。



护理专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申文江教授带来报告《放射性粒子治疗的并发症及预防》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柴树德教授带来报告

《CT引导应用模板及肋骨打孔技术植入碘-125粒子治疗肺癌》,

并在报告的结尾用一幅红日东升的图片比喻粒子治疗的明天

“一轮红日喷薄欲出,粒子治疗一片光明”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张建国教授通过报告

《碘-125粒子近距离放疗与调强放疗治疗不能手术唾液腺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

分享了粒子科研项目的实施和管理经验


据悉,本届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粒子治疗学组和北京医学会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和河北省人民医院等五家医院共同协办。


有关本次大会的更多精彩学术内容,敬请关注医脉通后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