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安全与疗效并重—记抗肿瘤药物安全与毒性管理专家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5-11-30 浏览次数:347次 来源: 作者:

在抗肿瘤治疗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药物的疗效,用药安全也是非常关键而不容忽视的问题。   

                                                                                          ——林桐榆教授


2015年11月28日,由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淋巴瘤学组和广东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抗肿瘤药物安全与毒性管理专家研讨会在珠海市横琴湾酒店隆重召开。本次大会汇集了淋巴瘤学、肝病学、肿瘤免疫学、癌症姑息治疗等不同学科的百余名专家,共同就抗肿瘤治疗中药物安全与毒性管理问题展开学术交流讨论。


大会现场

冯奉仪教授


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科主任冯奉仪教授受邀为大会致辞,向到场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并表示对本次大会充满期待。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焦顺昌教授做了题为《肿瘤免疫治疗:抗体联合用药探讨》的报告,指出单抗类分子靶向治疗主要作用是阻断肿瘤细胞生长信号通路,携带“弹头”杀死肿瘤细胞,并激活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另外,Checkpoint单抗联合用药顺序要符合免疫学规律,发挥抗肿瘤免疫协同效应,避免免疫相关副作用增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主任崇雨田教授带来《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进展》的报告,分别介绍了今年APASL、WHO以及我国慢性乙肝指南更新要点,并在治疗目标、评估因素与对应指标、免疫抑制或化疗、治疗终点等方面做出比较,深入解析了慢性乙肝治疗的最新理念。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林桐榆教授以《抗病毒治疗病毒性肝炎的防治》为题做了精彩报告,介绍了肿瘤与HBV/HCV感染的关系以及抗肿瘤治疗诱导HBV/HCV激活的过程,并分别讲述了抗肿瘤治疗激发丙肝和乙肝的防治策略及相关研究。

 

报告专家


接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主任于世英教授为我们介绍了《癌症患者生命末期姑息治疗计划》,指出生命末期姑息治疗最棘手的问题是医疗决策。晚期癌症生命末期姑息治疗计划的重点内容包括减轻症状负荷,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支持治疗具体措施,停止抗癌治疗的医疗决策,并制定患者放弃抢救复苏预嘱(DNR)计划,允许自然死亡(AND)计划,在临终期姑息性镇静治疗。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主任胡晓桦教授做题为《肿瘤相关感染的防治》的报告,从易感因素、预防、评估与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胡晓桦教授指出放化疗等因素导致肿瘤患者极易发生粒细胞缺乏,粒缺患者感染发病率较高,针对粒缺伴发热的肿瘤患者应早期选择适当药物开始经验性治疗。

 

专家讨论


本次大会内容丰富,从多学科多角度全面分析探讨了抗肿瘤治疗中的药物安全与毒性管理问题,与会人员积极提问,参与讨论,现场气氛热烈,切实解决临床难点困惑,大家纷纷表示获益良多。最后,林桐榆教授做大会总结,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要感恩各位专家的参与,感恩会议组织赞助的支持,感恩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并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平安、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