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7日,第一届“全国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与质量控制高峰论坛”在北京河南大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主办,北京药师协会承办。来自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有关领导和国内抗肿瘤治疗方面知名医学、药学专家齐聚一堂,聚焦肿瘤药物质量控制管理,探讨交流抗肿瘤药物研发使用的最新进展。
国家卫生计生委药政司郑宏司长,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党委书记赫捷院士,北京药师协会袁瑞林秘书长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医科院肿瘤医院药剂科李国辉主任担任开幕式主席。
随着医疗改革不断深化,大型公立医院要逐步回归公益本质,其中推进医药分开是转变公立医院工作服务模式的重要举措。国家卫计委药政司郑宏司长在开幕式上指出:“药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更大的机遇。”通过药师自身努力,更多地为临床患者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才能真正地发挥药师的作用。
图为郑宏司长
中国科学院赫捷院士在致辞中指出:抗肿瘤药物质控是肿瘤规范化诊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目前国内抗肿瘤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亟待提高,质量控制任重道远。开展抗肿瘤药物质控,是肿瘤规范化治疗质量控制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他最后强调:“把肿瘤药物质量控制强化到肿瘤治疗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
图为赫捷院士
肿瘤防治是慢病防治领域重要的一部分,本次会议得到全国众多省市的药学、医学专家的支持。北京药师协会袁瑞玲秘书长在开幕式上表示:“北京地区的广大药师要充分利用这个交流平台,努力促进北京地区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水平和质控水平的不断提高。”
图为袁瑞玲秘书长
会议现场
郑州大学副校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阚全程教授以精准医学为起点,为参会的药学工作者介绍了药物基因组学、药物代谢组学、表观遗传药理学在个体化治疗中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王洁教授以晚期非小细胞癌为例,从抗肿瘤用药的角度详解了肺癌个体化治疗的现状和未来。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药剂科主任翟青教授和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药学部主任黄红兵教授分别介绍了各自医院和所在地市开展抗肿瘤药物用药管理的工作体会和实践经验。
兰州大学一附院药剂科主任武新安教授介绍了药物转运体在抗肿瘤药物毒性中的研究进展,开拓了药学人员在预防药物毒副作用质量控制方面的思路。苏州大学一附院药学部主任包健安教授介绍了所在医院建立的静脉用药的安全平台,通过对一线医护用药行为的细致监测,分析了临床用药存在的多种问题,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北京中日医院药学部主任张相林教授将精准医疗和肿瘤药物的合理使用结合起来,以临床药物实践为出发点,提出了个体化药学发展的方式和途径。北京医院药学部主任胡欣教授关注了临床药师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作用,引发在坐学界专家、同道的思考。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药学部主任王建华教授介绍了所在医院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运行、保障,给全国的药学同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肿瘤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质控是肿瘤规范化治疗的保障,也是本次高峰论坛的主题。会议的最后,医科院肿瘤医院药剂科主任李国辉教授做了题为《药师与肿瘤质控》的总结报告。李教授首先简要回顾了本次高峰论坛上各位医学、药学专家的精彩演讲,然后从我国肿瘤治疗现状与肿瘤质控的意义为开端,阐述了肿瘤质控的主要内容,详细分析了临床药师在肿瘤药物质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介绍了2015年北京市部分医院肿瘤化疗药物合理使用质控监测情况。报告中李教授总结了目前药事质控存在的问题,提出临床药师回归诊疗团队是做好肿瘤药物质控工作的重要途径。
图为李国辉教授
本届高峰论坛是国内首次规范肿瘤药物使用和管理的盛会,来自五湖四海的药学界专家和药学工作者分享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的成功经验,共同探讨了肿瘤药物合理使用的药师责任,为提高医疗机构药学服务质量以及制定全国肿瘤药物合理使用及质控标准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