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OS2016]于世英:从阿片医用消耗量看中国癌痛治疗

发布时间:2016-06-30 浏览次数:1516次 来源: 作者:

来源:医脉通;记者:刘建欣;摄影:朱建华

 

本文整理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于世英教授619日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CPOS2016年学术年会“姑息治疗专场”的报告。


于世英教授

 

请用一个词语形容自己的职业

 

今天的报告题目是唐丽丽教授给我的命题作文,接到命题的时候正好是春节期间。那天我刚好收到了一张明信片,来自我们科室出去进修学习的一个医生,也是过去在我这里读书的研究生。明信片上面有一句话,或者说一个词语,让我非常感动。

 

尊敬的于老师:

您是我的引路人,是您带领我走进这个行业。上周参加一个音乐课程,主持人让选择一个词语形容自己的职业,我选择的是“关怀”,自觉这是从您身上学习到的品质。

在新年中,学生在此祝您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姑息治疗,在国际上通用的英文表达不是treatment(治疗),而是palliative care. 那么care是什么意思?它实际上包含了两个层次,一是关怀、关心、照顾、关照、呵护、在乎、体贴、关切、眷注,是药物或手术刀不能解决的问题;第二才是治疗、疗护、护理、医疗照顾、保健等。

 

在癌痛治疗中,care这个词更加得到了体现。今天的数据告诉我们,60%~80%晚期癌症发生疼痛,其中1/3为重度疼痛。但是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在科室第一次讲癌痛治疗,讲之前我做了一个小小的测验,我给当时在场的每个医生、护士、实习生都发了一张小纸条,请他们描述,当一个病人说自己有重度疼痛的时候,你相信多少?请用百分比表示。答案里最高的是70%,最低的30%。我相信今天如果再问我们的医护人员,答案肯定比这个要高,但是26年前,就是那个状况。

 

从阿片医用消耗量看中国癌痛治疗

 

癌症疼痛治疗水平评价指标,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主要是“阿片医用消耗量”和“sDDD(百万人口日限定量)”,针对医疗机构主要是“PMI(痛苦管理指数)”和“癌痛规范化治疗评估(GPM示范病房)”。

 

2000WHO《国家麻醉药品供应管理平衡原则》中提出,尽管治疗癌痛的药物及非药物疗法多种多样,但在所有止痛治疗方法中,阿片类药是癌痛治疗必不可少的药物。对于中重度癌痛病人,阿片类止痛药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因此,国家麻管制局(INCB)强调必须保证止痛治疗的阿片类药品供应。

 

2011年的《中国癌症疼痛诊疗规范》指出,如果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轻度和中度疼痛也可考虑使用强阿片类药物。

 

2014年世界癌症日,几十个国家联合推出吗啡宣言,倡议再穷的国家,只要老百姓能吃饱饭,政府应该负担得起吗啡即释片。并且同时推出阿片类止痛基本用药处方集,其中包括阿片类药物、缓泻药以及止呕吐药物。

 

20多年前,中国癌痛治疗严重不足。上世纪80年代,中国吗啡消耗量仅为6.7kg/年,在全球统计国家排名倒数第二位,占全球医用吗啡消耗量0.25%,而那时候中国人口占全球人口20%。造成当时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知识不足、态度保守、阿片类药物严格管制。

 

全球阿片药物消耗趋势(点击可看大图)


我们国家阿片类药物严格管制是有历史渊源的。众所周知,中国近代史上有一段非常不光彩的历史,最多时10%的全部人口都在抽大烟,鸦片消费量大于3000吨吗啡当量,大于当今全球合法和非法消费总量。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以及后来的两次鸦片战争,使得国际麻管协会于1909年成立,并在上海召开万国禁烟会。毒品最泛滥的是旧时的中国,国际上第一个成功全面禁毒的国家竟然也是中国。1952年中国成功全面禁毒。特殊的历史印迹造成了全民的成瘾恐惧,为了防止一个人成瘾,要让9999个人忍痛。

 


1986年,WHO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正式被提出,合理用药的重点难点就在于阿片类药和联合用药。也因为这个原因,衡量一个国家癌痛治疗水平就用一个国家的阿片类药物消耗量。三阶梯止痛原则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推,90年代使用量开始上升,但主要是在西方发达国家,21世纪以来仍在持续上升。

 

1994年,李同渡教授创立了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随着政策等各方面的好转,截止今年3月的报道,中国吗啡医用消耗量已经达到1600吨,算是一个比较大的量。

 

一般来说,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癌痛治疗水平,至少涉及到四种药物、七种类型才是一个合理的布局。图中可以看到,中国这七种类型都有,只不过美沙酮在我国主要用来戒毒而非临床使用。


七种不同类型阿片药物在不同国家的可及性(点击可看大图


目前我国人均阿片医用消耗量已经到了1.17g,但是按照国际麻管局2014年报,中国阿片人口消耗量全球排名第83位(共179),亚洲排名第19位(共47)。如果按照人均来看,我们还有61%的患者没有得到阿片类药物,还不如一些很小的国家和地区。


中国阿片药物逐年人均消耗量点击可看大图

 

中国吗啡医用消耗量点击可看大图


中国与其他国家阿片药物消耗量比较(点击可看大图)


61%的患者没有得到足够的止痛治疗


如何进一步满足中国癌痛病人需求

 

如何进一步满足中国癌痛病人需求?我认为要从整体大局和临床实践两个方面入手。

 

有影响力的专家作为意见领袖,应当积极发声,向政府有关部门建言献策,努力实施姑息治疗的公共健康策略,包括满足病人合理止痛用药需求、国家基本用药目录纳入止痛药、癌症疼痛诊疗知识培训及普及等。

 

肿瘤姑息治疗是一项人权,专家们向各国政府提出四项呈请:

 

1、  制定医疗政策,确保威胁生命疾病及终末期患者医疗需求

2、  确保姑息治疗基本药物,包括特殊管控药的医疗需求

3、  确保医务工作者接受充分的姑息治疗和疼痛治疗培训

4、  确保将姑息治疗整合纳入各级医疗保健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2号《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对确需使用麻醉第三十九条中规定,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根据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或者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患者,应当满足其合理用药需求。

 




以上点击均可看大图


1993年,有一个女患者拄着拐杖找到我,要我停止给她使用止痛药。我问她为什么,她哭着告诉我,女儿害怕别人知道,坚决不愿意自己的妈妈吸毒。我告诉她,可以让女儿任何时候来找我,我给她解释,妈妈其实是多么地坚强。

 

这还是说出来的患者,还有许多人不愿意说。我们医生和护士的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如果患者拒绝使用止痛药,一定要搞清楚原因,是恐惧担心?还是有不良反应?

 

 

阿片用药是有进步,但是还有不足,与病人的需要还有相当的差距。改变保守的态度,从知识普及开始;改变实践,从关心爱护我们的病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