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译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放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在控制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区域淋巴结放射作为乳腺癌根治术及保乳术后放疗的一部分,可以显著降低癌症的复发和转移,提高乳腺癌患者,尤其是淋巴结阳性患者的总生存(OS)和无病生存(DFS)。
乳腺癌区域淋巴结是指患侧腋窝、锁骨上淋巴结以及内乳淋巴结。考虑到区域淋巴结放射有可能增加心肺毒性,近几十年以来,放射肿瘤学家在是否要对所有腋窝淋巴结阳性(腋淋阳性)乳癌患者加做区域淋巴结放射(尤其是内乳淋巴结放射)方面一直存在很大争议。
近日,JAMA Oncology杂志发表了两篇文章,不同专家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针锋相对,腋淋阳性乳腺癌到底要不要行区域淋巴结放射?看看大牛们都列出了哪些证据。
持「腋淋阳性乳腺癌术后一定要区域淋巴结放射」观点的专家有来自荷兰Radboud大学的Philip M. P.Poortmans博士、来自美国剑桥大学癌症中心的Charlotte Coles博士和来自瑞士吉尼列尔医院的Jacques Bernier博士,简称正方。
持「腋淋阳性乳腺癌术后不一定要区域淋巴结放射」观点的专家是来自美国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的Jay R. Harris博士,简称反方。
正方观点
腋淋阳性乳腺癌一定要区域淋巴结放射
-正方立论-存在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仅接受改良根治手术或保乳手术是远远不够的。为了降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发生风险,术后的放化疗就成了必要的治疗手段。区域淋巴结放射作为放疗的一部分,目前已得到显著改进,具有潜在的生存优势。
「腋淋阳性乳腺癌一定要区域淋巴结放射」这一观点似乎以偏概全,很难让人全盘接受。但对干预措施的评价要站在客观的立场,用事实说话。
◆近期发表的3个研究( EBCTCG Meta分析、MA.20、EORTC)均表明:中位随访10年,接受区域淋巴结的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时间(DFS)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这可能与放疗降低了乳腺癌的远处转移风险有关。此外区域淋巴结放射还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OS和乳腺癌特异生存(BreastCancer Specific Survival, BCSS)。
◆在放疗副作用方面,区域淋巴结放射除肺相关毒性作用风险略有增加外,其他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包括心脏毒性)并没有增加。而对于远期出现毒副反应继续随访跟进。
◆通过消除显微镜都难以发现的淋巴系统残余癌细胞,区域淋巴结放射可以显著降低乳腺癌的远处转移。由此可以推断:无论是对早期乳腺癌和/或经有效全身治疗的乳腺癌,优化局部治疗都有利于降低远处转移风险。
◆放射治疗不断发展,诸如调强技术,三维技术,光子电子联合技术和个性化的剂量设计等等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区域淋巴结放射技术的显著改进,不仅可以促进照射区域均值剂量的传递,同时限制了周边正常组织的剂量,减少不必要的损伤,降低了毒副作用。
◆综合评估肿瘤情况、淋巴结转移和其他病理参数,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确实可以从区域淋巴结放射中得到临床获益。从循证的角度,比较放疗的风险和收益,所有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都需要接受区域淋巴结放射。
打开微信 →→ 添加“医脉通肿瘤科”公众号,或扫描电脑屏幕右上方二维码 →→ 关注医脉通肿瘤科。随时随地获取肿瘤前沿资讯,一次打包最实用的肿瘤治疗知识。做科研达人、临床高手,尽在医脉通肿瘤频道。
文献来源:Philip Poortmans,et al.Treatment of Regional Lymph Nodes in Breast Cancer-Evidence in Favor of Radiation Therapy.June 2.JAMA Onc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