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前赴后继,晚期软组织肉瘤真的有救了吗?

发布时间:2016-07-05 浏览次数:866次 来源: 作者:

医脉通编译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含阿霉素的治疗是转移性软组织肉瘤的标准方案,经治患者的总生存期大概在12-16个月。目前还没有创新药或联合化疗方案能够真正改善此类患者的结局。Olaratumab是人源IgG1单克隆抗体,对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Growth Factor Receptorα,PDGFRα)有较高的靶向亲和力。部分研究发现PDGFRα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而且该受体的异常激活与肿瘤有一定的关系。临床前研究认为,PDGFRα可能会增加肿瘤的增殖和转移潜能。

 

由美国纪念Sloan Kettering癌症中心的研究者带领团队开展了一项Ⅰb/Ⅱ期临床研究,评估olaratumab联合阿霉素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软组织肉瘤患者的疗效。研究结果2016年6月9日在线发表于Lancet杂志。


主要研究内容

该研究患者来自美国16个临床治疗中心,Ⅰb期为开放标签研究,Ⅱ期为随机对照研究。

患者主要入组标准:

年龄≥18岁

组织学确诊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软组织肉瘤

未接受蒽环类治疗

ECOG PS 0-2

有肿瘤组织可IHC检测PDGFRα表达

 

在Ⅰb期研究中,患者接受[olaratumab+阿霉素]治疗;olaratumab15mg/kg静脉给药,d1-d8;阿霉素75mg/m2,d1。21天一周期,完成8周期后olaratumab维持治疗。

在Ⅱ期研究中,患者1:1随机分配及进入[olaratumab+阿霉素]组和单独[阿霉素]组。

[olaratumab+阿霉素]组:按Ⅰb期的剂量和用药时间。

[阿霉素]组:75mg/m2,d1。21天一周期,共8周期。

 

Ⅰb期的主要终点是安全性。

Ⅱ期的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该研究于ClinicalTrials.gov的注册号为NCT01185964。

 

主要结果

Ⅰb期纳入15名患者。

Ⅱ期纳入133名患者,随机分配进[olaratumab+阿霉素]组66例,[阿霉素]组67例。其中129名患者(97%)接受了至少一次的治疗:olaratumab+阿霉素]组64例,[阿霉素]组65例。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olaratumab+阿霉素]组为6.6个月,而[阿霉素]组仅有4.1个月(HR=0.67)。PFS生存曲线见下图。



中位总生存期(OS)[olaratumab+阿霉素]组为26.5个月,而[阿霉素]组仅有14.7个月(HR=0.46)。OS生存曲线见下图。



客观缓解率(ORR)在[olaratumab+阿霉素]组和[阿霉素]组分别为18.2% vs 11.9%。

 

到治疗第三周期时,Olaratumab达到稳定的血清浓度,平均最大浓度为419μg/mL~487μg/mL,平均谷浓度为123μg/mL~156μg/mL。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在[olaratumab+阿霉素]和[阿霉素]分别为中性粒细胞减少(37[58%] vs 23[35%])、黏膜炎(34[53%] vs 23[ 35%])、恶心(47[73%] vs 34[52%])、呕吐(29[45%] vs 12[18%]),腹泻(22[34%] vs 15[23%])。

 

3级或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发生率在两治疗组中接近(8[13%]vs 9[14%])。


结语

Olaratumab联合阿霉素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疗效达到预期PFS,且OS有11.8个月的显著改善。也正是因为Olaratumab的优异表现,稍早时间美国FDA授予其优先审评资格。(直通车:FDA授予晚期软组织肉瘤药物Olaratumab优先审评资格

 

晚期软组织肉瘤的治疗发展一直停滞不前,阿霉素虽已叱咤风云几十年,现在仍然是多数软组织肉瘤的一线方案。与胃肠间质瘤对伊马替尼的良好反应不同,其他软组织肉瘤的创新治疗面临着众多困难:超过70种组织亚型,不同亚型间遗传和临床行为异质性强,生存时间差异巨大。

 

Olaratumab并不是第一个靶向PDGFR通路的药物,之前的帕唑帕尼(Pazopanib,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可靶向VEGFR 1/2/3、PDGFRα和PDGFRβ)首先在EORTC Ⅱ期研究得到验证。随后在Ⅲ期PALETTE研究中与安慰剂对照,帕唑帕尼治疗非胃肠间质瘤的晚期软组织肉瘤仅使PFS提高了3个月(4.6 vs 1.6),总生存并无改善。

 

而在本研究中,OS得到从未有过的突破性提高,远超PFS增加的2.5个月。乍眼一看组织学类型在随机时得到了良好的平衡,其中平滑肌肉瘤占比最高。另外治疗前疾病进展程度的差异也可能对生存结果产生了影响,似乎病期较短的患者获益更多。在毒性方面,本研究阿霉素剂量高于常规,而增加右丙亚胺保护心脏的同时也增加了治疗费用。

 

另一项正在开展的Ⅲ期ANNOUNCE研究(NCT02451943)也是[olaratumab+阿霉素]vs[阿霉素],但其将临床终点设定为OS。这项研究入组患者数量更多,因此结果会更有效力。

 

晚期软组织肉瘤的治疗亟需新的药物来打开局面,为什么olaratumab联合阿霉素能够产生巨大的OS获益?目前PDGFR受体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在肿瘤中的认识还不够,而olaratumab也需要经受住更大样本量的检验。


打开微信 →→ 添加“医脉通肿瘤科”公众号,或扫描电脑屏幕右上方二维码 →→ 关注医脉通肿瘤科。随时随地获取肿瘤前沿资讯,一次打包最实用的肿瘤治疗知识。做科研达人、临床高手,尽在医脉通肿瘤频道。


文献:William D Tap.et al. Olaratumab anddoxorubicin versus doxorubicin alone for treatment of soft-tissue sarcoma: anopen-label phase 1b and randomised phase 2 trial. June 9,2016.Lanc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