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共纳入了2005年1月—2012年12月39731例来自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的M1a期NSCLC患者。均确定患者淋巴受累情况,并用肺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Lung cancer–specific survival,LCSS)进行比较。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评估疾病预后因素,并对所有的亚组进行统计学分析。
主要结果
◆M1a期NSCLC患者中无淋巴结转移(N0)的患者LCSS最高,其次是N1期;N2期和N3期患者LCSS无明显差别(N0 vs N1,p<0.001;N1 vs N2,p<0.001;N2 vs N3,p=0.478)
◆将患者根据不同时间划分为两组(2005-2008年,2009-2012年),和根据转移部位的不同分为两组(对侧肺结节组,胸膜播散组)分别进行比较,仍然存在上述趋势。
其中恶性胸膜结节患者N2期和N3期LCSS相比有明显差别(p=0.003)。
◆对所有亚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是否受累对M1a期NSCLC患者而言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对侧肺结节组:N1 vs N0,风险比(hazard ratio,HR)=1.11;N2 vs N0,HR=1.29;N3 vs N0,HR=1.35;胸膜播散组:N1 vs N0,HR = 1.22;N2 vs N0,HR = 1.52;N3 vs N0,HR = 1.61 。
结语
NSCLC患者N分期的重要的划分标准是淋巴结受累程度,而M1a期的患者无论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均被分为Ⅳ期。因此M1a期患者中N分期的临床意义常常被忽视。
该研究结果表明,M1a期NSCLC患者中N0期预后最好,其次是N1期。因此,对于M1a期患者,确认淋巴结是否受累和受累程度对临床有很大的意义,并能影响疾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