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相关不良事件延伸——抗生素长期服用可能升高肠癌风险

发布时间:2017-06-13 浏览次数:773次 来源: 作者:

医脉通编译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近期一项612日在线发表于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显示,1/5的住院患者在接受抗生素治疗时,经历药物相关不良事件(ADEs)。

 

来自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Pranita D. Tamma教授及其同事表示:虽然适当使用抗生素可能起关键作用,但研究结果强调,明智使用抗生素来减少伤害,也可能导致抗生素相关ADEs的发生。


研究者分别回顾了1488例接受抗生素治疗,且持续24小时以上的成年患者,他们全部于20139~20146月间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住院。该研究排除了接受抗生素治疗后出现非感染性症状,抗结核病治疗的患者等。

 

患者队列中位年龄为59岁,一半以上的患者为女性。住院中位时长为4天,且最常用的抗生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万古霉素和头孢吡肟。


接受监测的患者在接受抗生素治疗后30天内发生抗生素相关ADE。这些包括胃肠道,皮肤病,肌肉骨骼,血液学,肝胆,肾脏,心脏和神经系统事件。在患者监测90天时,出现艰难梭菌感染(CDI)或多发性多药耐药性生物体(MDRO)感染。

 

共发生324ADEs186例(57%)发生在治疗30天内,138例发生在治疗90天内。在发生于90天内的138 ADEs中,54例(39%)为CDI84例(61%)为MDRO感染。


研究者发现,29820%)位患者至少经历一种抗生素相关ADE28719%)位患者接受了未经临床证实的抗生素治疗。在这些患者中,5620%)经历了ADE,包括7CDI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每增加10天的抗生素治疗,患者患口腔溃疡的风险就会增加3%


但该研究也存在局限性,有可能低估ADEs

 

从抗生素引起的胃肠道不良事件来看,近期发表在《Gut》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成年期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增加发展肠癌前体的可能性。这项研究再一次强调肠道细菌的重要作用。

 

美国在2017年预计将有95 520例结肠癌新病例和39 910例直肠癌新病例。肠癌是美国第三大常见癌症。其风险因素包括运动少、水果和蔬菜摄入量偏低、肥胖以及饮酒。

 

抗生素与一系列病症之间的联系,包括肠易激综合征、乳糜泻和肥胖。

 

抗生素与疾病之间的这种联系被认为是由于抗生素对肠道微生物的组成产生了影响;通过改变定居于肠道中的细菌的数量和类型,可能诱发代谢或病理过程。


抗生素与肠癌

部分研究暗示抗生素的使用可能与肠癌相关,但以往研究的监测周期相对较短。


在近期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2004年时≥60岁女性患者的数据,共16642例。该组女性患者能够提供关于年龄在20~59岁之间,并在2004~2010年间至少接受过一次肠镜检查女性的抗生素使用信息。


在研究调查期间,该组确诊腺瘤(又称息肉,是大多数肠癌前出现的良性肿瘤)1195例。


抗生素可能增加腺瘤风险.

研究者对数据进行了分析,但发现在过去4年中,抗生素的使用与肠癌并无关联。但过去长期使用是相关的——与未服用抗生素的患者相比,20~30岁之间的患者个体连续服用抗生素≥2个月,更可能确诊为腺瘤。

 

数据还显示,与未服用抗生素的患者相比,40~50岁之间服用抗生素≥2个月的女性患者确诊腺癌的几率高出69%


同样,相比于在20~50岁未服用抗生素的女性相比,20~59岁之间连续服用抗生素≥15天的人腺瘤确诊风险增加了73%


不论该腺瘤是否处于发展为肠癌的高/低风险,这种联系依旧很重要。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对该结果进行确认。

 

信源:Jennifer Garcia, June12, 2017,Antibiotic-Associated Adverse Events Common, Medsc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