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给予双磷酸盐治疗后尿N-肽端水平的升高和Denosumab前列腺癌骨转移性的治疗:一个随机II期试验结果

发布时间:2012-05-30 浏览次数:535次 来源: 作者:
      目的:骨转移的患者有使骨质吸收的RANKL比例增高和增加骨骼发病率。调节骨吸收的破骨细胞通过检测尿N-肽端能够评估,其作用可以被denosumab 抑制,而denosumab是人抗RANKL的抗体。
      
      材料和方法:选择了111例前列腺、其他实体肿瘤或多发性骨髓瘤发生骨转移的患者,其骨转移有1处或多处病变,尽管静脉给予双磷酸盐,但是每nM的肌酐里尿N-肽端还是大于50nM骨胶原。根据癌症的类型患者进一步分层来检测尿N-肽端,每4周静脉随机、持续给予双磷酸盐或每4周皮下给予180mg的denosumab或每13周给予180mg的denosumab。最初终点是在13周尿N-肽端小于50的患者比例。他们报道了前列腺癌患者亚组的有效结果。
       
      结果:45%的前列腺癌患者(111例中的50例)包括在此研究中。在13周手臂给予denosumab的32例患者中的22例尿N-肽端小于50,而同组静脉给予双磷酸盐的16例患者中的3例小于50。在25周用denosumab的32例患者中的22例尿N-肽端持续低于50,而静脉给予双磷酸盐16例患者中的5例低于50。在4级、无症状、可逆低磷酸盐血症可能与denosumab有关。但这仅在1例患者中出现。
       
      结论:尽管静脉给予双磷酸盐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患者尿N-肽端增加,但是denosumab同继续静脉给予双磷酸盐相比较能使尿N-肽端水平趋于正常。(J Urol. 2009 Jun 12. [Epub ahead of print])
 
   (编译:甘肃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  李恒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