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癌痛治疗不充分、不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而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由于临床证据纷繁复杂,选择易有偏倚,需要专业的机构对证据进行科学评价,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从这点来说,癌症疼痛治疗临床指南的制定也是循证医学发展的必然。
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和乌干达等国的一些主要机构均制定了癌症疼痛治疗指南,所有这些指南都传递着如下一些共同的信息。
(1)全面的疼痛评估是止痛治疗的前提,同时也是癌痛治疗中的关键环节。它要求临床医生对患者疼痛病史、疼痛过程等都要有所了解。对疼痛程度的全面评估为阿片类药物的选择提供了参考,按照WHO的三阶梯镇痛原则,逐渐升级镇痛效力越来越强的药物。而对疼痛病因的全面评估,则为如何联合用药方面更多的提示。
(2)口服途径都作为首选的给药途径,吗啡为基本药物。鉴于吗啡口服简便、无创而且廉价,且在所有止痛治疗方法中具有的地位,所以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都坚持这种给药方式和品种。
(3)强阿片类药物止痛分为两个阶段,短效滴定和长效维持。即在给患者强阿片类药物,包括吗啡的时候,一定要分两次,第一个阶段强调快速通过,而在第二阶段强调疼痛控制之后的长效维持。需要针对病因机制进行联合用药。
(4)在止痛治疗过程中要强调个体化治疗。没有哪一种治疗适于所有患者。个体化治疗是止痛治疗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应根据患者疼痛强度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的使用。
(5)止痛工作是团队的工作。对癌症疼痛患者实现个体化综合性心身治疗,需要肿瘤学科、神经学科、精神心理学科、麻醉科、介入治疗学科等多学科间的密切合作。国外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癌症疼痛心身治疗体系,关注到了疼痛对患者带来的心理、宗教信仰、甚至家庭等方面的影响。
最后,所有的指南都充分体现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这也是目前国内癌症治疗最需要做的一个工作。
(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中心 李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