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蛋白乙酰基抑制剂ITF2357在体外及体内具有抗白血病的活性并且一直机制细胞产生的IL-6 and VEGF

发布时间:2012-05-30 浏览次数:395次 来源: 作者:
      细胞周期增殖与细胞死亡通过许多蛋白进行调节,包括:组蛋白,转录因子,调节蛋白,这些蛋白的作用部分是通过特定残基的乙酰化而实现的。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HDAC),是一个至少拥有18种不同的细胞核与细胞质分子的家族,被分成四个亚族。几种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抑制剂(HDACi)已经被合成并且显示出影响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生长,分化及存活。HDACi其中的一个类别为氧肟酸盐家族混合物,原形为SAHA。SAHA可以抑制I 类与II 类HDACs,目前正在进行对肿瘤及血液系统肿瘤治疗的I 期与II期临床试验,已经经过FDA批准治疗影响皮肤的T-细胞淋巴瘤。转录因子及HDACs的失调是许多白血病与淋巴瘤的特点。实际上几种HDACi在体内与体外已经在多发性骨髓瘤,急性髓性白血病及其它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显示出其抗肿瘤活性。急性白血病主要停留于骨髓基质中,骨髓基质提供白血病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促进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与进展。尤其在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微环境通过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黏附,释放细胞因子,比如白介素-6,从而诱导骨髓瘤细胞的生长、存活及药物抵抗的发生。基质细胞也分泌促血管生长因子,比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可以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及恶性肿瘤细胞生长。因此研究抗恶性肿瘤的药物最好将重点放在骨髓微环境。ITF2357是一种新的氧肟物酸盐HDACi,可以在不同的细胞类型中抑制I 类及II类酶,选择性的在造血细胞中诱导凋亡。ITF2357还具有抗炎症激活的作用,可以抑制肿瘤坏死因子-a,L-1, IL-6及干扰素-γ等被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脂多糖诱导的细胞因子活性。我们在体内及体外试验中研究了ITF2357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及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发现它具有潜在性的抗恶性肿瘤作用。
 
 
(编译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血研所  刘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