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卫治疗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继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生率

发布时间:2012-06-27 浏览次数:793次 来源: 作者:
      背景: 格列卫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一线治疗方案,但是不能进入脑脊液.我们分析了我院格列卫治疗后的CML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发生率和预后。
 
      方法: 收集自1999年至2006年格列卫治疗的慢性期和加速期的CML患者的数据资料。在其他医院开始使用格列卫和进展为急变期的患者也包括在内。CNS疾病的定义为:病理学证实的病变(脑膜和脑实质),和脑脊液中出现白血病细胞。
 
      结果: 一共910例慢性期和加速期的CML患者。55例在使用格列卫时进展到急变期;28例在其他医院使用格列卫时变为急变期,总计83例。在诊断时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1岁,中位Hgb,WBC和PLT计数分别为:10.6g/dl,59.7×109/L和307×109/L。从诊断到使用格列卫的中位时间为45.4个月,格列卫持续治疗的中位时间为17.9个月。在急变之前有15例患者达到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和47例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他们自诊断开始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3.2个月。30例出现髓外浸润。15例发生了CNS疾病(5例脑膜,5例CSF:3例脑实质,2例脊髓);14例同时发生骨髓急变。与其他急变期患者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的因素有:诊断时年龄小(41.9比52.4),低血小板计数(186vs334×109/L),生存期短(66.7vs73.2个月)。
 
      结论: 在接受格列卫治疗的CML患者中出现CNS疾病是非常罕见的,但是有相关症状时应高度怀疑CNS疾病。发生CNS白血病的患者预后很差,CNS白血病可是能继发于原发病的进展过程中,因为格列卫不能进入脑脊液,所以现有的治疗手段很难根治CNS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因该评价更多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nilotinib和dasatinib,以及能够透过血脑屏障的新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007 ASCO Annual Mee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