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患者具有较高的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

发布时间:2012-06-27 浏览次数:635次 来源: 作者:
      为了研究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患者临床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比率,Garrett L等回顾性分析其医院1994-2004年收治的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分化差的子宫内膜癌作为对照组,并按分期、年龄及诊断时间进行配对。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由妇科肿瘤医生实施的分期手术,围手术期均接受了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研究者回顾并收集相关的数据,包括年龄、肿瘤分期、体重指数、手术操作、辅助治疗、生存情况及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由妇科肿瘤病理医师读片明确病理诊断。共确诊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39例,其中临床资料完整的共29例。年龄在38-85岁(平均64.4岁)。各分期所占比率如下:I期35%,II期10%,III期27.5%,IV期27.5%。按年龄及分期进行配对,共挑选出5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主要为分化差的子宫内膜样腺癌(50%),其余为浆液性腺癌(35%)、混合性癌(7%)、癌肉瘤(5%)及未分化癌(3%)。对照组的患者较研究组具有更高的体重指数。总共有18例患者出现静脉血栓情况,其中透明细胞癌10例(34.5%),对照组8例(13.8%),p=0.046。III、IV期患者出现静脉血栓比例较早期患者更高(16例及2例,p=0.01)。在静脉血栓形成出现的时间方面,透明细胞癌多发生在诊断时或疾病复发时,而对照组则几乎都发生在术后期,统计分析发现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患者较其他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具有更高的静脉血栓危险性,尤其是进展期患者。当出现静脉血栓及绝经后阴道出血就应引起警觉是否为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同样,如已确诊为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的患者出现了静脉血栓情况则可能预示疾病复发。研究也指出在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患者的治疗中应给予更多的预防措施防止静脉血栓形成。[Garrett L, Lee L. M, Oliva E, et al.2007 ASCO Annual Meeting]
 
 
(复旦大学医学院肿瘤医院    彭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