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陪他滨间歇性而非连续性给药对比经典CMF方案一线治疗晚期乳腺癌的随机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2-06-27 浏览次数:1029次 来源: 作者:
      背景:对许多晚期乳腺癌患者来说,一线治疗采取强化治疗并不都是适宜的。为了寻找对这些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研究者比较了是否口服的卡陪他滨(C)优于经典的CMF方案,是否卡陪他滨连续给药(CC)优于同样总剂量每21天给药14天的间歇性给药(IC)。
 
      方法:2001年6月至2005年7月间,32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接受了IC方案(2,000mg/m2/d for 14 of every 21d)、CC方案(1,300mg/m2/d for 21 of every 21d)或经典的CMF方案(cyclophosphamide 100mg/m2/d p.o. d1-14; methotrexate 40mg/m2 and 5-FU 600mg/m2, IV d1&8, every 28d)治疗。治疗直到肿瘤进展(PD)、不可接受的毒性或不能耐受为止。每3-4周进行1次生活质量(QOL)和临床检查的评估,影像学检查每3月1次,检查直到发现肿瘤进展为止。研究观察的主要终点指标是质量调整的无进展生存(QAPFS)。总生存(OS)、PFS、缓解率(RR=CR+PR)、QOL、接受化疗的情况和不良反应(AE)是观察的次要终点指标。统计分析计划是先比较IC和CC的疗效,如果p>0.05,然后将两组合并(C = IC + CC)与CMF方案进行比较。统计分析主要采用Log rank 检验,Cox 模型计算风险比(HR)、95%的可信区间(CI)、以及相应的其它因子。所有的p值和CI都是双侧性的。
 
      结果:卡陪他滨方案(C)治疗组的总生存明显长于CMF方案治疗组(HR .72, CI .55 to .94, p=.02, 中位生存时间 22月 vs 18 月)。两个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PFS)相似(HR .86, CI .67 to 1.1, p=.2, 中位生存时间7 月),并且在最初的6个月仍然保持(HR 1.15, CI .81 to 1.6),但是在6个月之后C治疗组的PFS明显较CMF治疗组延长(HR .62, CI .44 to .87)。两个C治疗组和CMF治疗组的缓解率相似(21% vs 18%, p=.8)。CMF治疗组中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感染和口腔疼痛较常见,而C治疗组的手足综合症较常见。C治疗组有40%的患者化疗持续了6个月以上,而CMF组接受6个月以上化疗的只有21%。IC治疗组和CC治疗组的PFS、OS、RR 和AE 相似(p>0.4)。Cox模型调整基线时的临床特征后支持上述所有的结果和结论。QAPFS、QOL以及接受化疗情况的分析结果将于2007年7月取得。
 
      结论:卡陪他滨方案治疗在总生存上明显优于经典的CMF方案,并且毒性较小,耐受性较好。对于不适宜接受较强烈治疗的患者,卡陪他滨是一个很好的一线治疗选择。[2007 ASCO Annual Meeting Abstract No:103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内科 王竞)